本文来自: 陈曦固收研究,作者:陈曦
9月以来,债市出现一轮幅度不大不小的调整,10年国债收益率上行近10bp。
这一轮调整的原因很多,市场讨论比较多的因素包括:
1、担忧宽财政、宽信用;
2、担忧理财子监管政策;
3、大宗商品价格暴涨,PPI新高;
4、股市上涨,似乎验证了第一点。
但我们认为,这些其实都不是债市调整的关键。
目前市场真的相信宽财政、宽信用的多吗?恐怕也也不多。其实大家都清楚,地产不松、隐性债务不松,最乐观的情况也就是2018年底的情况,经济能稳就很不错,谈不上好,更谈不上触发紧货币。
至于大宗商品,大家也都清楚是供给侧因素所致,今年看大宗、PPI做债,从底层逻辑就不成立。
债市调整的根本原因:隔夜资金紧张超预期
我们认为,9月以来,债市调整的根本原因在于:隔夜超预期持续偏紧,叠加前期央行表态“不存在很大的基础货币缺口”,导致市场对央行政策预期发生变化。
如果资金面偏松,那么再多的利空也能消化,比如今年的3-5月,债市担忧供给、担忧财政、担忧大宗、担心美债,看起来利空很多,但只要资金面松,债市就是涨、收益率就是下。
一个直观的指标是1年国债收益率。3-5月资金超预期宽松,短债收益率显著下行,是长债收益率下行的基础。
而8月以来,1年国债收益率持续大幅上行,与3-5月差异很大。一方面7月短债下行太多,有修复超涨的需要,另一方面,资金超预期持续紧张,特别是9月以来。
图1 当前与3-5月最大的不同点是,1年国债收益率方向相反
我们观察资金利率,可以明显发现:
1、今年3-9月的7天回购利率基本稳定,在政策利率附近波动。
2、隔夜利率则完全不同,3月以来呈现上行趋势,到9月已经上行至年内最高。
图27天利率中枢基本不变,但隔夜利率趋势上行
9月14日,隔夜利率已经上行至2.34%,与7天回购利率2.36%接近倒挂。
事实上,9月14日内,“隔夜-7天”基本上一直是倒挂的,只是尾盘资金松了之后,两者才结束倒挂。
图3 9月14日日内,“隔夜-7天”一度倒挂
那么关键问题在于,为何隔夜利率持续偏紧?
隔夜利率取决于货币市场成交量
根据我们的分析框架(“太阳系法则”),利率完全由央行决定,包括隔夜利率,以及日内的隔夜利率。
从央行的目标出发,我们认为唯一可能影响隔夜利率的是金融体系杠杆问题,因此我们猜测可能的原因在于,货币市场成交量的上升。
我们今年一直试图验证上述观点,直到近期,确实找到了一些决定性证据。
首先从总量上看,货币市场成交量确实今年持续上行,除6月季末之外,货币市场成交量上行与隔夜利率上行方向一致。
图4货币市场成交量上行,隔夜利率上行
我们进一步验证日度数据,可以发现,“货币市场成交量:滞后两日”与“R001”相关度极高,特别是今年7月以来,两者的R方可达0.7以上。
图5货币市场成交量与隔夜利率相关性极强
综上所述,我们得到结论:隔夜利率上行,主要因为货币市场成交量上升。
我们再来理解央行的用意,就很清晰了:
1、DR007或者R007,反映的是央行对利率水平的政策意图,即围绕政策利率(OMO),基本稳定在2.2%左右;其中一个值得关注的点是,今年并没有所谓“非银分层”的问题,即R007与DR007利差一直很小,包括9月份也是如此,即不是通过控制非银融资易得性控制杠杆率。
2、DR001或者R001,主要用来调节货币市场杠杆率,如果加杠杆上升,则隔夜利率上升;但整体上讲,DR001或R001也有约束,我们猜测,隔夜利率的通常范围是在[OMO利率-40bp,OMO利率]之内(不能过低,但也不能与7天倒挂)。
债市加杠杆是收益率下行的原因吗?
既然央行提高隔夜利率,是为了债市去杠杆,那么去杠杆是否会导致债券收益率上行?
换一个问法,债券收益率下行,是否是由于债市加杠杆导致?如果是,那么去杠杆就会导致债券收益率上行。
我们验证的结果是:并非如此。债市加杠杆与债券收益率下行,是负相关,而不是正相关。
从1年国债看,8-9月货币市场成交量持续上行,然而1年国债收益率也持续上行,显然加杠杆并没有导致利率下行。
图61年国债与货币市场成交量似乎正相关
从10年国债看,结果更有意思:杠杆高,债券收益率高;杠杆低,债券收益率低。这跟市场直觉相反。
图710年国债与货币市场成交量正相关较明显
一个可能的原因是,10年国债与隔夜利率正相关,而不是跟杠杆率正相关。我们验证确实如此。
图8 10年国债与隔夜利率正相关较明显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债市加杠杆对收益率的影响是间接的,也与市场直觉相反:
(1)债市加杠杆→货币市场成交量上升→隔夜利率上升→债市收益率上行;
(2)债市去杠杆→货币市场成交量下降→隔夜利率下降→债市收益率下行;
甚至可以这么讲,对债市而言,加杠杆策略,与加久期策略,两者是矛盾的。加杠杆策略导致资金紧张、收益率上行,加久期策略受损。
对债市整体而言,要么加杠杆,要么加久期,两者难以共存。
近期的债市调整可能已经结束
从货币市场成交量来看,9月13、14日已经连续两个交易日下降,隔夜利率可能已经触顶回落。按照最新的货币市场成交量推算,对应的隔夜利率可能在2.0%,已经可以打破短债的上行趋势。
我们倾向于认为,随着加杠杆策略减弱、货币市场成交量下降,近期的“隔夜资金偏紧→短债上行→债市调整”可能已经结束。
至于市场担忧的那些“故事”,其实今年一直有,只要资金面没问题,对债市的影响就不会太大,甚至可以出现3-5月市场普遍担忧、然而债市收益率持续下行的局面。
最后再说一点,对债市整体而言,“加杠杆”与“加久期”难以共存,我们建议市场采用加久期,而不是加杠杆策略。
从央行的角度出发:
1、“加杠杆”意味着金融系统风险上升,这是央行不愿看到的;
2、“加久期”的收益来源是债券收益率下行,债券收益率下行意味着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下降,与当前“降成本”的大思路一致,是央行乐见的。
从方向上看,债券收益率下行是大趋势,因为我们看不到内需过热的可能,同时在下游、小微困难的情况下,融资成本只能降低;但是受制于债市加杠杆导致紧隔夜的干扰,导致收益率下行难以一帆风顺。
相应的,我们建议采用如下策略:
1、杠杆尽量保持中性。这里面存在一个“囚徒博弈”,如果别人都不加杠杆,而我加杠杆,那么我收益最大;但如果都加杠杆,谁也没好处(包括加杠杆策略本身,因为融资成本上升);
2、如果货币市场成交量显著放大,那么对债市短期应谨慎;
3、如果货币市场成交量减少,特别是隔夜利率松下来能够验证,则应“加久期”(而不应又“加杠杆”)。
整体上讲,这些都是短期问题(尽管这些问题确实也很重要)。
中期来看,我们仍然认为,十年国债2.8-2.9%只是合理水平,突破2.8%只是时间问题,维持3月以来“债牛已至”观点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