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境内企业“走出去”花钱松绑了境内企业境外放款宏观审慎调节系数上调,境内企业境外放款上限相应提高,有利于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
证券时报记者 孙璐璐
1月5日,央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消息称,根据企业业务需求,决定将境内企业境外放款的宏观审慎调节系数由0.3上调至0.5。政策调整后,境内企业境外放款的上限相应提高,有利于满足企业“走出去”的资金需求,也有利于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促进跨境资金双向均衡流动。
2020年3月,为了应对疫情鼓励企业从境外融资,央行、国家外汇局曾将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从1上调至1.25,同样旨在满足企业“走出去”的资金需求。不过,不同于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境内企业境外放款宏观审慎调节此前较为少见。证券时报记者了解到,2016年11月,央行出台《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进一步明确境内企业人民币境外放款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提出了境内企业境外放款业务宏观审慎系数的概念。《通知》要求,对境内企业人民币境外放款业务实行本外币一体化的宏观审慎管理,并提出企业境外放款余额上限和企业境外放款余额的两个计算公式,而境内企业境外放款业务宏观审慎系数就用于计算前者。也就是说,这是央行时隔逾四年,首次调整境内企业境外放款宏观审慎调节参数。
值得注意的是,昨日宣布的系数上调也被看作是一套组合拳。1月4日,央行等六部委发布的《关于进一步优化跨境人民币政策 支持稳外贸稳外资的通知》,其中就包括简化对境内企业人民币境外放款业务的管理,规定境内企业人民币境外放款提前还款额不再计入企业境外放款余额,币种转换因子从0调整为0.5。
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王有鑫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近日,针对境内企业的境外放款业务,央行和外汇局实际上采取了两方面举措:一是将宏观审慎调节系数由0.3上调至0.5,二是将外币境外放款余额的币种转换因子由0调整至0.5,即由过去对人民币和外币一视同仁转为企业在境外以外币放款将占用更多额度。结合来看,前者系数调整主要与企业境外放款额度上限有关,相当于给企业上调了境外放款额度,跨国企业可为境外关联公司或子公司提供更多融资支持;而后者与企业选择何种币种放款有关,如果选择外币放款,将比人民币占用更多额度,该政策主要是鼓励企业更多使用人民币,减少外币放款。不过,考虑到目前大部分企业境外放款额度并未完全用足,额度的上调更多释放了信号意义,希望更好地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实现跨境资本流动的双向平衡。
华创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张瑜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美元弱势向下突破90,人民币对应升值。在这个背景下,适度放开企业“走出去”的合理资金需求,符合最大化国民效益原则。人民币升值后,可以买到更多外币计价的商品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