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经纬客户端7月24日电 (张燕征)“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好比爬珠穆朗玛峰,越往上爬,不确定性越大,风险越大,这些风险都会转化为相应的成本。”7月24日,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在“2021青岛·中国财富论坛”上表示,当前经济形势呈现出一个基本的特征,就是成本高企。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 中新经纬 张燕征 摄
那么成本全方位上升是怎么造成的呢?刘尚希指出,成本不是一个单一方面,而是体现在生产、生活、创业、投资、环境、监管等方面的成本都在全方位上升,从发展阶段来看,这些成本是我们这个发展阶段必须面对的,比如老龄化带来养老成本、发展带来的环境成本等,这是发展阶段无法回避的风险。
在刘尚希看来,这些风险实际上都会转化成为成本。他指出,从全人类角度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全球产业分工、产业体系进行重构,这其中蕴含巨大的不确定性和各种各样的风险,这些风险会转化为成本,从而导致企业成本上升。并且这种不确定性是宏观的、整体的、长期的。“从这个意义上讲,这些不确定性所转化的成本,可能是一种长期的趋势。”
那么,接下来该如何降低这方面的成本呢?刘尚希表示,恐怕绝不能仅仅着眼于实体角度去考虑问题,而必须要从分析视角着眼,才能真正降低成本。“只有整个宏观不确定性降低,公共风险水平降低,宏观成本降低,微观的成本、企业的成本,才可能真正降下来。我们现在无论针对实体,还是针对微观采取了不少政策措施,这些政策措施应当说是有效果的。”
不过,刘尚希坦言,站在实体微观角度去降成本,在现实中出现越来越多的困难。比如2016年以来,采取的“三去一降一补”政策。“我们对降成本的问题做了5年的调查,发现通过这种政策方式降成本,往往会出现明显的翘翘板效应,即政策的效果可能导致边际下降,因此带来很多未来的问题。比如减税降费,尤其是去年疫情冲击下,更需要减税降费,但它不可能长期降下去。因为现在减税降费财政压力非常大,资金也非常大,这些降成本就带来翘翘板效应。”
在物流、融资、绿色能源等领域,也出现了类似的翘翘板效应。刘尚希表示,降低物流成本取决于物流企业效率提高,没有提高效率就开始降低物流成本,物流企业可能出现亏损。如果融资效率没有提升,强制性降低融资成本,风险也会扩大,绿色能源同样如此。
“从微观角度降成本,往往产生翘翘板效应,这种效应可能会导致政策上出现左右为难的局面。所以从这一点来看,降成本应当要转变方向,要从微观的、实体的角度转向从宏观的、不确定性的、公共风险的角度来考虑降成本。我们更应该注重从宏观、总体、公共的角度去制定和调整政策。”刘尚希称。(中新经纬APP)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