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 任飞每经编辑 叶峰
A股持续不佳的赚钱效应已传导至主动权益基金的发行,无论是日均发行规模还是募集速度都降温明显。
据光大证券统计,截至上周五,本月主动权益类基金日均发行规模117.54亿元,较1月、2月的日均发行规模188.80亿元、151.64亿元有明显的减少。不少产品已发布延长募集期的公告。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有分析指出,目前行情下资金避险情绪较重,权益估值调整尚未结束下,避险资金或向固收及低风险资产转移。统计显示,近期股票ETF资金净流出与货币ETF资金净流入反差明显,且多数股票ETF的成交额近期明显减小,场内价格较ETF净值已经出现折价。
视觉中国图 杨靖制图
“抱团股”风险未充分释放
据光大证券统计,公募基金本月以来的单日平均发行规模较前两个月下降明显,尤其是偏股混合及股票型基金发行热度有所减弱。数据显示,3月1日至3月12日,主动管理权益类基金单日平均发行规模117.54亿元,较1月188.80亿元、2月151.64亿元的单日平均发行规模分别减少37.7%、22.5%,发行规模较前两月明显减少。
不仅如此,已有基金明确在招募说明书中表示,不再向个人投资者公开销售,转而向特定投资人发售。如华夏鼎华一年定开在基金招募说明书中明确表示,基金单一投资者持有的基金份额或者构成一致行动人的多个投资者持有的基金份额可达到或者超过50%。按照原计划,该基金自2021年3月3日至2021年3月31日通过基金份额发售机构公开发售。后公司决定提前结束基金的募集,2021年3月5日为基金最后认购日,自2021年3月6日起基金将不再接受投资者的认购申请。
有分析指出,定制基金的出现反映出基金公司对投资者风险偏好的要求在提升;但也有观点认为,系权益投资整体被打压的无奈之举,表示中小投资人在当前时点的进攻欲望被抑制了。
不管怎么说,仍未平息的估值下杀依旧是权益基金发行的障碍,对于建仓时点的把控,基金公司显然不愿意充当接盘侠。博时基金首席宏观策略分析师魏凤春表示,目前基金重仓股交易情绪已回落至低位,但“抱团股”中期向下波动的风险依然未释放充分。“当前位置市场即使发生不错的反弹,也只是中继反弹,逢高减仓与调结构是当务之急。”
可见,对权益投资“不恋过往”的策略已在业界形成风气,并已深度影响基民的认购热情,提前结束募集的产品和“日光基”占比减少,基金完成募集速度放缓。据光大证券统计,2021年1月,每日提前结束募集基金的数量平均占比为84.6%,这一数据到2月降至66.6%;进入3月后,占比进一步降低至32.8%。与此同时,3月至今尚未出现“日光基”产品,而前两个月内“日光基”数量占新发基金的比重分别为39.7%、21.2%。
货币ETF持续受追捧
市场赚钱效应减弱不仅冲淡了基民的认购热情,也在持续影响A股交投的活跃度,不仅新增资金有限,就连存量资金也陆续开始转场,开始从权益投资转向固收类资产,资金近期纷纷从股票ETF流出,货币ETF却持续受到资金追捧。
光大证券统计,受2021年春节以来A股持续调整影响,场内资金分别于3月1日、3月2日、3月11日、3月12日从股票ETF净流出,合计净流出234.5亿元;同时,货币ETF自春节以来持续获得资金净流入,合计净流入479.3亿元。
另据Wind统计,上证50ETF、央调ETF、芯片ETF年初至今的份额变动规模居前,分别减少27.54亿、21.61亿、18.84亿;年初至今份额变动率居前的有红利低波ETF、股息龙头ETF等,分别下降80.20%、74.30%。
而在货币型ETF中,目前Wind统计的27只产品中19只在年初至今实现份额增长,增长最多的是银华日利ETF,年初至今份额增长3.48亿;份额变动率增长最高的是保证金,年初至今已增长2047.57%。
与此同时,股票型ETF场内交易价格对比实际净值的折价较为明显,据3月12日交易数据,Wind统计显示,尽管当天上证指数收涨,但334只相关产品中有159只产品当天收盘价低于净值,占比47.60%。其中,浙商之江凤凰ETF折价率达1.77%最高,当天换手率3.44%,成交额145万元。
另据光大证券统计,上周最后3个交易日股票ETF成交额明显减小,较3月9日平均减少35.8%。分析称,受资金净流出影响,ETF场内价格持续下降,于3月11日低于ETF净值,出现场内折价,平均折价率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