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后?我觉得并没有什么95后。”1997年出生的小塔说。
不知不觉,第一批95后已经26岁。过去曾投往80后、90后的目光,如今投向了95后。有人说95后更加自我,有人说95后更加多元,有人说95后更加佛系。
在这一个个标签中,有些不过是每代年轻人都有的特质,同样的标签曾贴在80后身上,之后又贴在90后身上。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1996—2000年出生的人口超过7000万。
如果要给7000万找一个共性,最突出的就是——95后是第一批“互联网原住民”。
21世纪前十年,中国网民数量呈现飞跃式增长。据时代财经梳理历年CNNIC(中国互联网中心)报告,2001年中国网民数量只有约2000万,到了2010年,这个数字已经突破3亿。2010年的报告中,作为接触新事物的生力军,30岁以下的青年常年占据了七成以上比例。
对80后、90后而言,这是一个互联网“从无到有”的黄金时代。而当95后踏入青春期时,互联网已经成为了随处可见的寻常事物。
如果80后、90后是“互联网移民”,那95后可以说就是“互联网原住民”。
相比起80后、90后,95后更加熟悉“陌生人社交”。有些人把空闲时间花在B站、微博、知乎、豆瓣等网站上,并习惯于在评论区与人互动。很多人则更进一步,把线上认识的陌生人,转化为自己的熟人。大有线上社交取代线下社交,陌生人社交取代熟人社交之势。
与此同时,互联网也促进了95后社交圈的分化,无论是喜欢二次元、音乐、历史还是哲学,95后都能方便地找到志同道合者。
95后与95后之间的差别,可能比之前每一代都更大。从这个意义上说,确实“并没有什么95后”。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赛博社交”
“我现在的人生,已经非常赛博朋克了。”小塔对时代财经笑道。
“赛博朋克”是一种科幻概念,像电影《黑客帝国》一样,人类脱离肉身,与其他人在网络沟通。在某种程度上,小塔确实实现了“赛博社交”。
小塔1997年生,家在安徽铜陵。她的网名叫做“巴别塔”,因为她觉得“这个名字很酷”,但时间久了,大家都叫她小塔。小塔觉得自己“本来就不是什么开心果”,中学时交际也不多,大学认识的几个朋友,一毕业就各散东西,渐渐地也就不怎么联系了。
2019年本科毕业后,23岁的小塔继续读研,没想到2020年又遇上了疫情,不得不在家远程上课。一天下来,就是把自己锁在房门内上课,然后打打游戏、上上网。
小塔的母亲抱怨她社交太少,“也不出去约约朋友”。但她不知道,小塔玩得最好的朋友跟圈子,都是在网上认识的。
小塔从高中时就开始结识网友。正值青春期的她,在豆瓣上看到一个名为“午夜极丧”的小组,就顺着加了小组的微信群。群里大多年纪与她相若,但大部分人也跟她玩不来。“他们的负能量,比当时的我还重得多。”小塔回忆。
幸而,在群里她结识了一个很聊得来的女生。这个女生后来又把她拉到自己的群里,在这里,她又认识了更多玩得来的朋友,通过他们接触了更多的圈子。渐渐地,小塔把社交的重心都放在了线上。
“人在现实生活中,能认识的人本来就少,而且也很局限。”小塔说,“能遇到自己喜欢的人,本来就是小概率事件。”
图片来源:pexels
当然,95后并不是第一代拥有线上社交的群体。但对80后,甚至90后来说,他们步入青春期时,互联网世界依然是一片处女地,能够冒险踏入这个领域的,并不是多数。
但当95后开始对世界好奇的时候,线上社交已经成为“稀松平常”的一部分。他们或许会接触线上社交,或许不会,但只要想接触,到处都是道路。
相比起上世代以门户和论坛为主体的互联网,本世代的互联网天然就适合社交。
上世代的BBS通常以“帖子”为中心,用户在帖子上留言,却不会在意其他用户是谁。
而本世代的微博、知乎、豆瓣等,则是以用户的发言为中心。因为看到一篇文章、一段书评,甚至一句话、一篇日记,而感到趣味相投,进而私信聊天成为朋友,成为自然而然的行为。
即使有95后对线上社交感到陌生,身边也到处都是“引路人”,带你走进线上社交。例如2000年出生的哭哭告诉时代财经,她之所以开始线上社交,就是因为当初的一名学姐带进来的。
桥梁还是孤岛?
其他年龄段的人,或许会对95后、00后有一种偏见,认为互联网的普及,让他们过于重视线上的世界,却忽视了线下的人生。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太“宅”。
不少人确实符合这种刻板印象,例如小塔就认为,线下并没有遇到什么趣味相投的朋友。1995年出生的思秀,也很符合大家对“宅女”的刻板印象。她告诉时代财经,自己除了工作,大部分时间都是躺在床上刷B站。
与小塔不同的是,思秀并没有真的在线上“认识”了什么朋友。作为铁杆二次元的思秀,广州一年一度的“萤火虫漫展”自然不可错过,但即使参加漫展,她也是一个人去。
她认为,B站就像是一个二次元的大家庭:“看着屏幕中不断扫过的弹幕,就有一种很多人陪着自己做某件事的感觉。”
但同样是95后,也有不少人很少把时间花在网上。生于1996年泳欣就告诉时代财经,自己的朋友都是“朋友搭朋友”认识的,其中大部分都是职中时期的同学介绍的。“花在网上的时间,除了跟线下朋友打手游之外,就是有时候会刷抖音。”
时代财经问泳欣:“平时都跟朋友做什么?”
“打麻将啊。”她直截了当地回答。
小塔跟泳欣,可以说是95后的两个极端,还有更多的人,则分布在这两个极端之间。时代财经接触过的20余名95后中,大多数人都对时代财经表示,自己在线下与线上之间,寻找平衡。
哭哭的情况,或许代表了不少95后试图寻找的平衡。她在高中时通过学姐介绍,加入了一个名为“Philosophia哲学社”(简称P社)的小圈子。P社由北京某所高中的一群学生发起,但成员早已超出地域限制。
哭哭是江苏南通人,跟大部分高中生一样,身边也并没有多少哲学氛围。对哲学感兴趣的她,很快成了P社的活跃分子,在P社认识的朋友,一直维持到现在她读大学。
但哭哭并不认为,线上与线下有什么冲突。她试图向时代财经探讨这种平衡:“人的维度是有很多面的,既有兴趣爱好,有对知识的追求,但同时也有吃喝玩乐,有感情需求。”她认为,不同的圈子能够满足她不同的需求,这是生于互联网时代的好处。
确实,互联网文化的繁盛,满足了95后的不同需求。很多95后从青春期开始,便知道自己并不囿于现实的桎梏,去追求自己喜欢的爱好,结识志同道合者。例如哭哭喜欢哲学、思秀喜欢二次元,小塔喜欢前卫摇滚……他们之间并没有太多共同话题。互联网搭建了一座座桥梁的同时,也构筑了一个个孤岛。
图片来源:pexels
更容易遇到对的人
线下与线下,甚至也是互相转化的。
对95后来说,有一个词肯定并不陌生,那就是“面基”。“面基”指的就是线上认识的朋友,在线下见面。
如果是网恋的话,“面基”通常是“惊险的一跃”,“见光死”的情况不在少数。相对而言,朋友“面基”就安全得多。
一直宅在家中的小塔,在2020年国庆期间,也外出“面基”了一次。当年10月2日,她跟线上群里认识的10来个朋友,在南京租了一晚别墅“开趴”。她戏称,这是她们群的“长三角分部聚会”。
小塔之前也“面基”过几次,所以对这个过程并不陌生。但这次还是有点担心,“因为这次人数很多,而且有男有女,过夜怕不安全”。
但小塔还是去了,毕竟大家在线上都认识了超过一年,而且参加聚会中的几个人,是小塔已经“面基”过的。小塔告诉时代财经,这也是“多人面基”的一个要义——要有一部分人是先见过的,与另一部分人相处就更加容易。
“面基”的结果让小塔松了一口气:“大家都是网上相处时的模样。”参加聚会的10来个人中,超过一半是95后。小塔认为,一方面当然是因为小塔自己就是95后,另一方面也是因为,95后对线上交友的方式更加熟悉。
来“面基”的人中,最远的奥斯卡甚至来自香港。奥斯卡出生于1995年3月生,算是第一批95后。奥斯卡告诉时代财经,自己在读书时,并不能很好地融入其他同学,所以成了“宅男”。从早年天天在香港的高登论坛“水帖”,到后来接触了内地的知乎,一次机缘巧合中参加了一次线下聚会,并从此认识越来越多内地的网友,小塔就是其中一员。
在奥斯卡看来,95后并没有“从线下转往线上”的社交,并没有线上还是线下的概念。“线下也好,线上也好,熟人也好,陌生人也好,说到底只是看有没有遇到对的人而已。而互联网让这个可能性变得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