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中银协首席信息官高峰:金融科技,谁与争锋

2020-12-13 11:58:03来源:财经网

12月11日,在中国银行业协会与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的指导下,由中小银行互联网金融(深圳)联盟、《中国银行业》杂志社联合主办,深圳市银行业协会、金融壹账通协办的第四届中国数字银行论坛在深圳成功举办。本届论坛以“发展数字银行 融合创造价值”为主题,聚焦银行数字化转型,明确科技是助推金融服务提质增效的重要抓手、发展金融科技是商业银行发展的必由之路。

在中国银行业协会指导下,由《中国银行业》杂志社主办的2020年中国银行业金融科技应用成果大赛获奖结果当天在深圳揭晓,共评选出67个金融科技优秀案例。大赛主题为“依托金融科技,重塑银行业态”。共收到146家机构选送的243个金融科技应用项目。经过4个多月的初审、复审、终审程序,对全部参赛项目进行了多维度全方位的评审评价。

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信息官高峰表示,金融科技的发展面临着众多的机遇,但也要迎接各种挑战。许多金融科技的产品和服务在疫情期间经历了考验。我们崇尚科学,但更敬畏金融发展的逻辑和规律。人类每一次遇到的灾难,都让我们更加成熟。今天的金融科技,更应该从合规科技的角度来考虑为金融机构的赋能。不忘服务初心,牢记普惠使命,这是金融科技发展的真谛。

高峰首席总结大赛中看见的五个洞察:一是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在深层次助力银行业数字化转型;二是“数据+技术+场景” 三位一体的智能风控体系,成为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新利器;三是“线上化+移动化+智能化“非接触服务,让金融更普惠。四是金融科技转战“下半场”,拓展到G-B-C的生态圈;五是中小银行数字化转型策略与路径,直接影响到金融科技赋能银行的发展。

以下是发言全文:

金融科技的发展面临着众多的机遇,但也要迎接各种挑战,刚才各位领导的讲话确实受益匪浅。究竟什么是金融科技?金融科技是利用新兴技术与传统银行业务的深度融合,通过前沿技术对原有业务流程的优化、服务模式的变革。当今的数字银行,就是金融科技在现阶段继互联网金融以后的另一种新的业态。

2017年是金融科技发展的元年,经过三年的发展把金融科技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因为相信,所以看见”,这是互联网金融的文化。今天,应该说不一样,FinTech是连接体、是助推器、也是加速器。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让我们在座的每个人心里都忧心忡忡,我们想到的更多是如何能够给客户提供线上化的便捷服务,保障金融服务不中断。监管部门也实时要求各家金融机构丰富“非接触式服务”方式,包括电子渠道、手机APP等,应该说这种柔性监管对金融科技在疫情期间赋能起到了积极推动的作用。那个时候我们更关心的是如何让小微企业尽快复工复产,让更多的人能够享受到普惠金融。所以,许多金融科技的产品和服务在疫情期间经历了考验。

我们崇尚科学,但更敬畏金融发展的逻辑和规律。人类每一次遇到的灾难,都让我们更加成熟。今天的金融科技,更应该从合规科技的角度来考虑为金融机构的赋能,FinTech与SupTech同生,我们今天的价值观也许需要转变:我们必须看见,才能更加相信!

本着这些理念,为了使金融科技在银行业赋能规范发展,同业又能进行成果分享与交流,为下一步推广实施更加明确方向,这是举办本次金融科技大赛宗旨所在。大赛指导思想是依托金融科技,重塑银行业业态。目的是让更多更好的金融科技产品和服务助力银行业数字化转型与发展。大赛总共征集243个案例,分为业务应用与平台创新两个赛道进行,参与者包括银行和银行系的金融科技公司以及部分金融科技公司。因为我们要求每家银行提供2个案例,除了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提交的40个左右案例后,将近200个案例都是来自于中小银行,这次大赛给中小银行金融科技提供了一个展示平台。从参与的银行来看,中小银行包括城商行、农商行、农信合,以及互联网银行。

通过对全部案例的了解,以及对评选出的67个典型案例的深度学习与分析,初步总结出5个洞察(insights)和5个预见(forecasts),供大家参考。

洞察一,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在深层次助力银行业数字化转型。正如习总书记指出:企业必须在核心技术上不断实现突破,掌握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掌控产业发展主导权。在我们收集案例过程当中发现一个可喜的现象,银行的核心技术已经从通过云计算、算法和算力、分布式技术单点突破,有效的支撑了银行业数字化转型。

中国农业银行全栈式技术中台体系,基于中台思想和服务化理念,全新构建农业银行IT架构基础支撑技术,面向分布式和云架构,形成企业级、全栈式、服务化的技术中台体系。通过一整套全栈式高性能开发平台,有效支持了前台、后台、互联和外联等全场景的业务应用开发服务化能力,与下层基础设施共筑稳定的运行基石,为上层业务应用提供高效稳定的研发运行服务体系。技术中台体系坚持自主可控,显著提升国产及开源技术使用率。

中信银行“凌云工程”系统,于今5月3日14点正式对外营业,投产以来,GoldenDB 运行稳定,全面验证了GoldenDB作为国产金融级交易型分布数据库安全可靠,夯实了中信银行在国内金融行业数字化转型的领先实力,是中信银行金融科技创新的一个重要里程碑。2014 年起,中信银行就着眼于金融科技创新,联合中兴通讯公司用时 5 年,成功研发了满足银行业务特点的 GoldenDB。新技术架构的驱动,将为中信银行全力服务实体经济、积极防范金融风险、全面实施数字化转型提供强劲“新引擎”。在此之前,GoldenDB分布式数据库已于2019年10月26日在中信银行信用卡核心系统成功投产。

洞察二,“数据+技术+场景”三位一体的智能风控体系,成为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新利器。人行金融科技发展规划明确指出: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建立金融风控模型,有效甄别高风险交易,智能感知异常交易,实现风险早识别、早预警、早处置,提升金融风险技防能力。银行金融机构主动布局金融科技风控,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和云计算等多种技术实现实时风控和个性化风控,加速金融科技风控多场景渗透,将金融科技风控作为核心竞争力。

创新不是目的,创新过程中必须要有风险的意识,在243个项目中,大概1/3的项目是来自于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做风控体系的金融创新。传统的风控和利用金融科技的风控到底有什么不同?大家看到,无论是从风控模型、数据来源,还是数据维度、数据的关联性以及模型的设定都有所不同,基本上实现全流程、全产品、全业务的风险防范。

中国工商银行全球智能反洗钱监控系统。一是搭建企业级反洗钱监控平台:充分利用工行大数据、云平台、机器学习等优势,打造全数据、安全、开放的企业级反洗钱监控平台,实现高效、灵活、智能的反洗钱监控体系。二是实现智能模型的构建和应用:依托大数据平台和企业级机器学习平台,在专家规则基础上,深度挖掘数据特征,采用多层筛网式建模策略,运用高维特征工程技术和机器学习算法,精准定位客户洗钱活动,提高洗钱风险监测的准确度。构建标准化规范化的反洗钱服务模式:三是建立与企业内业务系统统一的对接标准;制定反洗钱对外服务标准,形成规范、安全、有效的反洗钱对外服务模式。四是为集团境外机构提供反洗钱支持。

洞察三,“线上化+移动化+智能化“非接触服务,让金融更普惠。不忘服务初心,牢记普惠使命,这是金融科技发展的真谛。研究表明,在疫情期间以及后疫情时代,金融科技正在提高普惠金融程度,金融科技在缓解持续发生的COVID-19危机的经济和社会影响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同时,拓宽低收入家庭和小企业的金融渠道也可以支持更具包容性的复苏。

疫情期间,建信金科依托生物识别、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国内银行业推出唯一一款面向小微企业的“惠懂你”移动融资平台。从提供单一金融产品到搭建内部充分整合、外部开放共享,实现与市场、客户的深入连接,创新银企双向沟通方式。“惠懂你”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创新服务手段:一是“快”,通过简化申贷流程,引导客户自主完成申贷,全流程线上操作,真正做到秒申、秒批、秒贷;二是“易”,支持线上便捷召开股东会,随时随地审议融资提案;三是“准”,通过自动获取企业及个人资产、税务、征信等数据,实时精准测算企业可贷额度;四是“广”,聚焦场景应用,丰富产品体系,扩宽服务范围。

民生银行全民生活APP,作为远程化服务窗口,依靠金融科技应用加速创新升级,既是客户链接的纽带也是深化经营的阵地。一是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的深化应用,构建“千人千面、智慧服务”,实现了智能推荐及智能体验,为客户带来全新感官体验,着力塑造时尚、新潮、科技感十足的金融APP。二是分布式、微服务、灰度发布等互联网理念的实践应用,有效加强了体系健壮性及架构灵活性,其可扩展的架构模式支持了产品及功能扩展,为后续向外输出服务提供了有力支撑。三是全方位的金融服务、生活服务、支付服务向客户提供金融服务生态体系,真正实现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以丰富的功能支撑优异的体验,以超前的意识引领有序的发展。四是自动集成、自动发布的研发平台投入运转,高效能研发体系已经初见成效,为互联网类系统规模化研发、快速迭代、敏捷交付奠定坚实基础。

洞察四,金融科技转战“下半场”,拓展到G-B-C的生态圈。银行数字化转型之战,势必也是生态建设之战,谁能够更深入场景生态,把自身融入到客户生态当中,谁就有可能拿到数字化转型“真正的王牌”。 G-B-C背后的逻辑是构成了一个强大的跨领域的闭环生态,对银行来说可以实现多个领域业务的贯通。在智慧政务服务中,最终服务的还是政务背后的个人和企业。

中国工商银行区块链平台“工银玺链”,是金融行业首个“兼容并蓄、自主可控”的企业级区块链技术平台。提供强安全、高性能、易扩展、智运维的区块链服务,构建诚信互联的区块链应用生态。自2016年11月在金融产品交易平台中首次上线试点应用,目前已在资金管理、贸易金融、供应链金融、民生溯源、行业监管和数字资产业务领域取得了突破应用,其中打造了雄安新区智慧城市建设、一带一路“中欧e单通”、普惠金融网络融资金融服务系统、宁夏政务系统、慈善及医保区块链平台等具有行业影响力的应用。

建设银行区块链贸易融资系统贸易金融生态圈,形成了60余家同业参与的业界最大的贸易融资生态。区块链+物联网科技与金融服务深度融合,构建以核心企业视角的、符合商业原生态的“区块链物流金融平台”,为打造全贸易生态圈全业务流程信息的互通互信共享奠定了坚实基础。改变了传统交易和信息采集模式,提高了有效防范金融欺诈风险的能力。构建了建设银行特有的区块链应用开发平台。两年内,一方面新增投产了再保理、银团贷款、物流金融产品应用,突破了传统区块链与视频、影像系统之间的障碍,构建了特有的保险箱、链外存储体系;另一方面,充分验证了开发平台能显著降低开发准入门槛,具备了支撑应用快速开发的能力。投产以来,平台及生态持续稳定运行,在2019护网行动创造了零失分记录,系统表现安全、高效、稳定。

洞察五,中小银行数字化转型策略与路径,直接影响到金融科技赋能银行的发展。中小银行数字化转型要有别与大型银行,应实施差异化的战略定位,要结合区域化特征,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数字化转型战略。10月26日,中小银行互联网金融(深圳)联盟联合金融壹账通、金融科技50人论坛发布了《中小银行金融科技发展研究报告(2020)》,诊断中小银行在数字化转型道路上遇到的障碍并提供精准解决方案。《报告》认为,基础数据资产不足、业务获客渠道单一、人才供不应求、金融科技与业务融合度不够深入、平台建设能力欠缺等问题,是中小银行发展金融科技的共同痛点。特别是对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的应用上,还处于初级阶段。

《报告》运用“蜂巢”模型,从战略、组织、技术、数据、应用、生态六个维度对中小银行发展金融科技提出了建议,在战略层面,推动金融科技“价值-制度-文化”的全面革新;在组织层面,构建“敏捷-专业-高效”的运营架构;在技术层面,保持持续的“投入-人才-创新”联动机制;在数据层面,以“基础-多元-安全”为标准切实提升治理水平;在应用层面,实现“智能-效率-融合”的全面突破升级;在生态层面,打造真正意义上“服务-场景-开放”一体化的未来银行。

最后,我们还是来预见一下,2021年金融科技赋能银行业数字化转型将会在哪些方向有更大的突破?一是抗击疫情,非接触服务将向纵深发展,线上远程服务包括服务+运营+经营+人工智能。二是依托5G技术,智慧网点将AI、VR/AR等感知技术讲给客户带来全程服务新体验。三是产业互联网金融是未来,传统产业通过金融科技嵌入,“产业+科技+金融”提升产业间的内部效率和对外服务能力。四是数据要素转化价值,数字货币、数字财富、数字信贷等数数字金融产品驱动数字化转型。五是信息技术国产化的自主创新与安全,利用分布式架构、云计算等技术单点突破,从底层技术到上层应用逐步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