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正在开展一项全国性的研究,这是同类研究中的第一项,旨在发现货物运输的瓶颈,以期改善贸易和营商便利度排名。
该研究将基于调查。它将研究由于监管限制,供应链中的物流问题或缺乏基础设施而导致托运延误的原因。
收入部下属的中央间接税和关税中央委员会(CBIC)正在进行这项研究。
一位了解该事态发展的政府官员说:“在大多数情况下,造成延迟的不是监管框架,而是物流和基础设施问题。”
他补充说:“到目前为止,我们的行动仅针对食品安全和检疫等监管问题,但这项研究将扩大我们的工作范围。”
一项有见识的研究表明,由于监管程序,货物运输所花费的时间只有20%至25%。75%是由于其他原因。
基础设施问题,例如存储空间限制,缺乏连通道路以及交通拥堵,增加了货物运输的时间。政府希望找出并纠正这些问题。除了进口商不向航运公司支付费用的情况外,它还希望了解是否存在诸如铁路和码头运营等后勤问题。
同时在15个港口(海,陆,空,陆)进行了调查,这些港口占进口货物清单的81%,占出口货物清单的67%。
更高的标准化可能最有利于出口导向型产业和微型,中小型企业。从8月1日至7日,对海港和内陆集装箱场进行了调查。对于航空货运,调查将在9月的第一周进行。
政府将能够识别落后的港口,部门和官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来提高绩效。
根据世界银行的标准,海上货物必须在48小时内清运,空运货物必须在24小时内清运。印度平均需要105个小时进行货物清关。
财政部计划每年进行这项研究。
印度向世界银行赠送了独特的“红色,琥珀色,绿色”。促进快速通关的模型,为改善营商环境排名提供了依据。它的目标是今年跻身前50名国家。
通过引入“微调模型”,海关部门可以通过彩色仪表板以视觉方式实时跟踪全国各地官员,司法管辖区,港口,经纪人和部门的绩效。绿色表示在世界银行规定的时间内清算货物,红色表示明显的时间超限。
印度进行了13项改革,在过去几年的《经商》研究中名列前十名。印度通过各种举措减少了进出口时间和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