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成立时,党的缔造者们或许也不是都能够意识到自己开创的,是彻底改变中国命运、深刻影响全球格局变化的伟大事业。他们中不乏热情、冲动、意气用事的青年,一批又一批仁人志士前赴后继,历经艰难,经受锤炼,中国共产党才走向成熟,走向胜利。刘统在《火种:寻找中国复兴之路》中,系统叙述了中国共产党的火种如何在严酷的环境中保存下来,留得日后形成燎原之势的历史契机。其中有幼小时期化险为夷的偶然性,更为重要的是,火种的存留与壮大有其必然性。了解党的“火种”星火燎原的法宝,对于今天的发展有重大意义。
毛泽东同志指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需要具备三个条件:“一个有纪律的,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武装的,采取自我批评方法的,联系人民群众的党。一个由这样的党领导的军队。一个由这样的党领导的各革命阶级各革命派别的统一战线。”《火种》一书对党领导军队的政治原则的确立、自我批评方法以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武装等方面做了既深入又具有可读性的梳理和阐述。
自我批评方法是党的建设的关键方法之一,是党在弱小时期能够不断壮大的密码。中国共产党是在敌人的围剿中不断摔打、走向成熟的,党之所以能够在挫折中吸取教训,及时从成功实践中发现和总结经验,非常关键的工作方法是真诚的同志间的讨论。初创时期,条件险恶,难题层出不穷,不可避免地会有很多分歧和辩论,党和军队的缔造者们杰出之处在于,形成了党内民主生活的一系列方法,在公开讨论的同时保持了队伍的团结,这是党能够及时应变、保持正确方向的主要原因。这些内部的讨论,让领导群体成熟起来,在同志式的辩论中取得了共识,持不同看法的领导都在工作方法上有所改进。这些经验,为党和红军在长征途中的及时调整,积累了重要的经验。
在党内勇于自我革命和坦诚自我批评的氛围中,诸多重要的路线方针得以形成。非常关键的一条是党指挥枪的政治原则的形成。党指挥枪,是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政治创造,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建党思想中国化的产物。《火种》指出,在党指挥枪的原则确立之前,在战略上偏好“走州过府,大吃大喝”的打法,缺乏根据地建设的眼光和思路。经过党内的争论和斗争,以及实践的磨练,毛泽东提出的“党指挥枪”的政治原则和组织路线得以确立,在古田会议上发展为系统性的建军思想,指出“红军决不是单纯地打仗的,它除了打仗消灭敌人军事力量之外,还要负担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帮助群众建立革命政权以至于建立共产党的组织等项重大的任务”。这是古田会议被称为“人民军队建设史上一座光辉的里程碑”的原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道路,也是在党内的自我批评过程中、在血的教训的基础上形成的。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够彻底改变中国命运,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武装是关键的基础,但理论武装的过程不只是读几本书那么简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也是中国共产党探索独立自主的革命道路的过程。《火种》叙述了建党初期与共产国际有关的数次重要争论。建党初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层即基于对中国实际状况的认识,与共产国际在华代表有过多次争论。在根据地斗争的初期亦有重要争论,这种争论也主要是同志式的争论。中国共产党用自己的头脑,用浸透鲜血的实践,在与共产国际的同志式沟通的过程中,正确地消化和掌握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革命是一门科学,需要思想,需要实践,需要组织,要有上山下乡的吃苦精神,要有枪林弹雨的考验,还需要会带队伍、培养干部。《火种》描叙了革命进程中的大浪淘沙,在扎实的史实考证的基础上,提出了具有理论识见的分析,呈现了党的初创期的伟大智慧,值得细读与思考。
(作者系首都师范大学文化研究院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