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基金 >

新希望总裁“打脸”唐人神董事长:生猪价格不可能跌至4元

2020-09-09 18:19:05来源:时代财经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从事生猪产业链经营的湖南唐人神集团董事长陶一山近期的一番言论引发了市场关注。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未来生猪行业会出现产能过剩,或将面临一场灾难。陶一山称,“早已有圈内养猪大户预测,到2022年,国内肉价将跌到10块。我更悲观,届时肉价跌到4-5块都是完全可能的。”

不过,在猪肉价格跌到个位数之前,猪肉板块就率先坐上了“过山车”。

继9月7日猪肉板块集体跳水之后,8日的猪肉概念股继续走弱。其中,新希望股价大跌超过4%,天康生物、龙大肉食跌逾3%,华统股份、唐人神跌幅超过2%,根据Wind数据显示,猪产业指数在8日跌幅达到1.18%。

据时代财经观察,仅仅是9月7-8日这两个交易日,25只猪肉板块的个股已经蒸发824亿元。

猪肉产能真要步入过剩?猪肉价格有无可能回到个位数时代?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副研究员朱增勇在9日接受时代财经采访时表示,陶一山的观点不符合产业发展实际。而在时代财经采访的多位专家看来,目前谈猪肉产能过剩还为时尚早。

“4元猪肉论”脱离实际

一名不愿具名的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工作人员在了解到上述“4元猪肉”的言论时,第一反应就是向时代财经反问:“你是说错了吧?”

事实上,猪肉的市场价格追溯到个位数的时代,得回到2000年至2005年的时候。

上述业内人士认为,当生猪产能恢复到正常水平的时候,猪肉价格下降20%至30%是有可能的。而从目前农业农村部公布的最新数据来看,16省(直辖市)瘦肉型白条猪肉出厂价格总指数的周平均值维持在每公斤47.16元。

“产能恢复到正常,基本上是在明年年底,最早是明年9、10月份以后。这只是预期,要结合具体的消费来看,如果消费下降,产能又上去了,价格必然是下降,而且下降的幅度很大。”他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在上述言论中,陶一山所指的4到5元的猪肉价并没有言明是成本价还是市场价。但无论是成本价还是市场价,这与实际情况都是相差甚远。

朱增勇指出,自繁自养的生猪成本基本在14至15元每公斤之间。“从市场规律上来讲,不同养殖主体会根据整个的市场价格的行情及时调整生产安排。没有一个养殖主体会在猪价已经低于成本线时,还盲目地扩产。”

陶一山的言论同样遭到了新希望新任总裁张明贵的质疑。在9月7日的分析师会议上,张明贵表示,市场传闻的信息来源是存疑的,而这个背后的逻辑,从从业者的角度来说是经不起推敲的。“猪价一旦跌破20元,甚至再略低一点,跌破了大部分的养殖成本线,扩产的企业和养殖户大部分都会选择观望或者是出清,不可能持续下跌到4元到5元的水平。”

事实上,从今年的走势来看,猪肉价格呈现波动回落。农业农村部的数据显示,今年1至4月份猪肉价格仍在高位运行,“五一”之后稍现回落,随后受天气影响于6、7月份又出现回升。

统计局在9月9日公布的数据显示,8月份的猪肉价格同比上涨52.6%,影响当月CPI上涨约1.74个百分点。从环比来看,猪肉供给有所改善,但由于需求持续增加,价格仍上涨1.2%,涨幅回落9.1个百分点。

农业B2B产业互联网平台惠农网数据分析师李彬彬在9月8日接受时代财经采访时认为,猪肉价格未来会有下降可能,但是能否在明年就会重回10元低位,目前仍有不确定性。“生猪供应恢复时间较长,按这个时间算,到2021年初生猪的产能才能恢复到往年水平。加之,当前猪苗行情坚挺,玉米、小麦等价格也较之前有所上扬,养猪成本全面提升。”他表示。

尽管在前期大量支持复产的政策下,生猪产能已经迅速恢复,但猪肉价格仍处于产能与饲养成本的博弈中。

时代财经注意到,自4月份以来,国内玉米、豆粕等饲料原料价格均出现大幅上涨,饲料企业纷纷上调价格。其中,玉米期货已涨至2300元附近,涨幅接近30%,创下4年来新高。

华西证券分析师周莎预计,饲用原料的需求增长将至少持续到2022年,在未来2至3年的下行周期中,生猪养殖企业将遭遇“猪价下跌”和“成本上涨”的双重压制而异常艰难。

产能20亿头从何而来

时代财经注意到,一方面陶一山表态看空未来两年的猪肉价格,但另一方面,他所领导的唐人神集团却在计划加大生猪产能。

唐人神2019年的年报中披露,该企业2020年底计划实现母猪存栏16万头,争取2020年计划实现生猪出栏130万至150万头,2022年计划实现生猪产能500万头,较2021年增长三倍有余。

在高利润的吸引之下,不少头部的上市养殖企业都公布了各自扩张的计划。

2020年新希望集团计划生猪出栏量不低于800万头;牧原股份确定2020年计划生猪出栏量为1750万头至2000万头,规划的600万头屠宰产能也将于下半年陆续建成投产;天邦股份在7月9日披露的公告中显示,将投资23.85亿元的项目,全部达产后预计可形成12.42万头母猪产能,年出栏约310.5万头生猪的生产能力。

但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陶一山却表示,未来生猪行业会出现产能过剩的后果。他指出,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各大养猪企业已发布的在建或将建的养猪项目规模将达20亿头,而中国猪肉消费仅6.5亿头。

唐人神证券部在随后的回应中称,这是董事长接受媒体采访(公布的数据),具体情况还在核实中。

对此,朱增勇指出,“20亿头”的数据需要澄清,这仅仅是理论上的养殖量。“企业的量产是需要过程的,从种猪、饲料、再到育肥。同时,企业也会适时地调整生产计划。”

事实上,朱增勇认为,6.9亿头的数量已经能够满足全国的消费需求。“过去我国对于猪肉的需求高峰在7亿头左右。猪肉占总体肉类需求约63%,而随着消费结构的优化,特别是禽肉消费量的增加,近年来猪肉在肉类消费中的比重也有逐步下跌的趋势。但尽管如此,猪肉仍然是绝对的肉类消费品种。”他表示。

据美国农业部的数据显示,中国在2019年猪肉消费量为4486.6万吨,约占全球的45%。但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19年生猪出栏量为5.44亿头,同比下跌21.6%,猪肉产量为4255万吨,下降21.3%。这意味着,现阶段我国的猪肉供应还面临着供给偏紧的局面。

目前,规模养殖企业都在加速扩张。朱增勇表示,规模企业无论从资金、技术、人才,还是从种猪资源来讲都具有明显优势,所以规模越大的养殖户平台恢复得越快。

但目前中国的养殖结构中,规模以下的养殖场仍占据产能的一半。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在9月8日时接受时代财经采访时指出:“生猪的生产仍在恢复过程,养殖户要尽快抓紧时间把生产能力恢复起来。在一两年之内过剩的可能性还非常非常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