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致鸿
近段时间,无论是中国人寿(50.120,0.23,0.46%)与万达信息(24.330,-0.35,-1.42%)预期3年最高43亿元的业务合作,发布健康管理平台“蛮牛健康”APP;还是中国太保(33.680,0.13,0.39%)计划用5年时间成为国内领先的健康保障综合服务提供商,与瑞金医院启动互联网医院建设;亦或是中国平安(81.910,0.68,0.84%)首次全面披露医疗生态圈战略,从政府、用户、服务方、支付方、科技等五个方面发力构建医疗生态闭环,这些保险公司都以“高歌猛进”的姿态,要在医疗健康领域闯出一片“新天地”。
发展新阶段叠加疫情冲击,按下了保险转型升级的“加速键”。年初的疫情,激发了全社会线上问诊、健康筛查等在线需求的激增,完成了一场互联网医疗的“启蒙运动”。零接触、响应快、没有空间地理局限等优势,使得互联网医疗服务更多被认可、接受,并实现迅速发展。这一领域逐渐成为保险公司的兵家必争之地。
从保险到健康管理的跨越,或成为保险公司的新业态。
健康管理APP背后的想象力
在一路增持坐稳万达信息第一大股东的位置后,中国人寿的“图谋”浮出水面。
10月15日,万达信息发布公告称,与中国人寿签署为期3年的《战略合作协议》,合作内容包括基础技术类合作、数字化经营管理类合作、医保业务领域类合作、客户资源开发类合作、健康管理类合作。在这3年时间中,双方将促成最高达到43亿元的业务合作落地。
10月16日,中国人寿与万达信息在健康管理类合作的首个项目健康管理平台“蛮牛健康”APP落地,这背后链接着中国人寿的大健康产业闭环。
“蛮牛健康”通过六层架构,旨在构建全民、全流程、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服务平台。“蛮牛健康”共分为四端,一端是用于中国人寿业务员使用,包括活动量管理、获客、分享、商城以及数据分析等一系列功能,满足业务员个人展业、销售管理的客户服务需要;二端服务中国人寿团险客户,企业级客户进行企业福利管理;三端用于个人用户使用;四端面向医生群体。
中国人寿在这一领域不仅是“奋起直追”,更是打算占据“C位”。据了解,万达信息在“蛮牛健康”安全健康1.0基础服务版,未来将通过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对健康数据进行检测,陆续推出2.0健康照护版、3.0慢病管理版,以及未来4.0版。
中国人寿的代理人队伍、机构网点等丰富资源,加上万达信息的技术优势,将产生怎样的化学反应,未来极具想象力。
中国人寿副总裁詹忠表示,双方将充分发挥各自在市场资源、专业人才、技术创新及管理经验等方面的优势,在基础技术、数字化经营管理、医保服务、健康管理等多个领域开展深入合作。
事实上,中国平安在这方面已经尝到“甜头”。据了解,中国平安每年15%到20%的新增金融客户来自于医疗生态圈,使用医疗生态圈服务的金融客户客均合同数为3.1个(不使用的为2.0个),使用医疗生态圈服务的金融客户AUM约1万元(不使用的为5600元)。
中国平安2020年半年报显示,平安好医生服务于3.46亿用户,驻司医护团队超1800人,聚集全国近万名专家,建立起的线下服务网络包含11万家合作药店、4.9万家合作诊所、2000多家体检中心。2020年上半年,平安好医生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1%至27.5亿元,其中在线医疗收入大幅增长107%至6.95亿元。
互联网医院链接新生态圈
想在大健康产业上“做文章”的不只中国人寿。今年8月,中国太保第九届董事会通过了《2020-2025年大健康发展规划》,将围绕个人、团体、政府3大客群,创建产品、服务、营运、风控4大中台能力,建立大数据和健康产业投资基金2大资源保障,通过1个健康险发展专业委员会做好组织管理,用5年时间着力将中国太保打造为国内领先的健康保障综合服务提供商。
为了更好地推进健康养老产业的专业化建设,太保寿险成立了两家专业子公司,即太平洋(4.120,-0.04,-0.96%)养老投资和太平洋医疗健康,分别负责养老、健康专业领域的资源整合和服务能力输出。
9月27日,中国太保与瑞金医院正式启动互联网医院建设。互联网医院的启动建设,标志着中国太保2020-2025年大健康战略拉开序幕。
值得一提的是,互联网医院已经成为保险公司布局大健康产业不可或缺的一环。某保险公司负责人介绍,这其中有一个从“低频”向“高频”的逻辑关系,即保险公司通过健康保险、互联网医院、保险科技等布局形成业务闭环,为消费者提供以保险保障为核心,并融合疾病预防、健康管理,到医疗问诊、医疗信息的一站式解决方案,从住院保障的低频服务切入至在线诊疗的高频互动。
这也将为保险公司撬动更多以往难以企及的资源。例如,按照中国平安的构想,其将从政府、用户、服务方、支付方、科技等五个方面发力构建医疗生态闭环,打造未来价值增长新引擎。
具体而言,平安医疗生态圈将聚焦三大方向:一是横向打通,从用户端出发抓住用户流量,从支付端长臂管理机构,并赋能服务方,实现价值最大化;二是纵向打通,通过服务政府,撬动医院、医生、医药核心资源,并借助科技抓手,赋能生态圈成员,建立竞争壁垒;三是与金融主业在获客、提升客户粘性、提高客均价值等方面产生协同价值。
其中,平安智慧医疗服务政府端,平安好医生占据用户及线上医疗服务端、平安智慧医疗占据线下医疗服务端,平安人寿、平安养老险、平安医保科技、平安健康险服务支付端,平安医疗科技研究院等提供技术研究支撑。平安医疗生态圈包括多家线上+线下的医疗健康相关公司,业务之间形成互补。
保险公司如何从被动变主动?
在大健康产业链上,保险公司处于下游,传统上扮演支付方的角色,在健康数据和医疗技术方面处于劣势,风险管理与成本费用控制方面是被动的。过去几年,保险公司不断尝试切入健康管理服务、健康科技等环节,希望改变当前被动的局面。
不过,这些探索并非一帆风顺,挑战来自于医疗体系格局、医学专业壁垒、法律限制、行业标准主导力缺乏等因素。
某保险公司健康管理中心负责人坦言,对保险公司而言,优势在于可利用自身的渠道资源和资金管理能力主动介入各个场景中,通过自建、合作、投资等多种方式打造生态服务闭环。然而,这个过程也必然会遇到各种挑战,比如专业管理人员的稀缺,导致人均费用高,管理效率低下;健康意识的薄弱及知识的匮乏,导致被管理者医从性不高;缺乏足够的横向及纵向数据来为健康管理者提供分析依据。
目前,保险公司在健康管理业务上的盈利点主要包括:体检业务、专业化的健康管理服务和就医绿色通道服务。例如,专业化的健康管理服务商,可以为个人及团体用户提供健康档案、健康风险评估、健康咨询、健康促进、健康干预、康复管理等服务。这部分服务专业度高、客户交互频次多,具有一定技术壁垒。一旦获得认可,容易产生客户黏度,成为长期稳定的盈利点。
前述某保险公司健康管理中心负责人称,保险公司除了通过这些健康管理服务打开新的销售渠道带来直接的利润以外,这些服务本身既可以作为增值服务提升用户体验,促进用户购买保险,同时也可以作为业务员展业的有效工具,帮助业务员达成销售目标。
中国太保副总裁马欣表示,中国太保大健康产业上的主要目标:一是通过“保险+服务”布局,形成健康管理生态圈;二是通过大数据采集、分析和应用管理有效支撑产品设计和风控等环节,形成大数据能力;三是形成医疗健康及大数据人才的数量和质量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