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俊耀先生的《湿热证治》学术理念,打破了北方燥,南方湿的固有观点,提出了湿热致病的特点和应对方法及发病地域的广泛性和时间的普遍性与交错性和反季节性,而且可以单独存在,因而,又具有特殊性。概而言之,是其应对疾病谱的变化总结出新的理念,是对湿热病辨证论治的创新和提高,可谓是中医学史上第三次大的变革;其次在全国乃至全世界率先也是唯一的对所谓的“新冠肺炎”(他始终坚持是“免疫系统紊乱综合征”或“时疫”观点)救治作出了前瞻性判断并指出了正确的救治方向和方法;再则他的《运用中医药调理微循环障碍让机能性疾病得以降解的研究》,完美的融合了西方先进的微循环理论和中国的草药技术,解决了阻力流动制约的问题,一个个崭新的医学概念是医学史上一个划时代的里程碑。
据了解,由中医药战略学家杨俊耀先生申报的《运用中医药调理微循环障碍让机能性疾病得以降解的研究》课题,从科学性、规范性、创新性和应用价值等方面达到国家研究标准,并符合国家卫健委“十四五”规划全国重点课题管理要求。荣获国家卫健委“十四五”全国重点课题科研成果“一等奖”。同时杨俊耀先生被聘请为课题负责人。
随着国家卫健委“十四五”规划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影响力也不断扩大。杨俊耀先生顺应时代需求,树立了《运用中医药调理微循环障碍让机能性疾病得以降解的研究》及大健康研究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里程碑,为新时代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提供学科理论支持和技术保障,在国家卫健委的指导下,让这一崭新的医学概念真正做到在建设健康中国、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谱写新的篇章。
运用中医药调理微循环障碍让机能性疾病得以降解的研究”论述
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然而至今为止,现代医药都解决不了一类疾病,它就是机能性疾病,也叫身体细胞退化性疾病,是由身体毒素积累到一定程度而引发的比如:癌症、心脏病、糖尿病、风湿病等。为什么不能医治?因为现代医药不能修复人体细胞,修复细胞,需要排出毒素,提高身体能量,依靠身体自身具有的再生功能发挥自身自愈能力。
我们的身体是由成千上万细胞组成,细胞依靠其中一种物质---线立体,线立体能让人产生能量,这些能量使得血管会发热、血液会循环、大脑会思考等,当细胞退化了,能量也就减小了,器官的功能也就下降了,机能性的疾病也就发作了。那么细胞为什么会退化呢?细胞在提供能量的同时需要消耗所需物质,比如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素,他们经过胃消化进入小肠吸收,随后进入血液,再必须经过微循环唯一的通道-毛细血管,最后输出到细胞中,细胞才能得到营养。换言之,微循环也就是为细胞供养和排出废物唯一的通道。
现如今,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容易导致身体脂肪过剩,血液粘稠度增高,加上受到环境破坏的影响,空气、水、食品中含大量有害物质。这些有害物质在体内堆积,导致“自由基”在体内的增加,“自由基”会氧化,堆积的脂类物质成为垃圾,使血液更加黏稠,这些垃圾伴随血液流动黏附在血管壁上,使血流速度开始变慢。垃圾沉积在微循环的管壁上,造成管壁增厚,久而久之形成堵塞,细胞所需养料,不能供给,代谢产生的垃圾,不能排除,组织细胞将处于休眠、死亡、变异状态,无法提供能量,从而就形成了机能性疾病。
当组织细胞处于休眠,器官功能下降,人处在功能性疾病的状态;当组织细胞大批死亡,器官中的功能丧失而衰竭,人患器质性病甚至死亡;当组织细胞变异,也就会是癌症的发生。由此可知,机能性疾病是由微循环障碍而引发的,微循环障碍,会引发人体414种疾病和形成33种肿瘤,堪称万病之源。医治机能性疾病,只有从微循环着手。健全的微循环功能,是保证体内重要器官执行正常功能的首要前提,微循环畅通,人不得中风;微循环良好,心肌梗塞少;微循环流畅,全身都健康。
应对微循环方法
1、微循环障碍程度的轻重决定着疾病轻重的显证、半隐证、隐证之分(即西医的功能性与器质性病变的区分)
从西医学角度讲:当细胞处于休眠,器官功能下降,人处在功能性疾病的状态;当细胞大批死亡,器官中的功能丧失而衰竭,人患器质性病甚至死亡;当细胞变异,也就是癌症的发生。从中医学的观点看:把病症粗划分为轻重缓急,但却独具有“治末病”之优势。然而,虽早在明代时期,著名医家张景岳就提出了“中年求复,再振元气”,中年求复,贵在复元惜元以倡其中兴延寿之旨。但是由于一直受国人的普世观和长时期生活条件非良好的历史原因的影响与制约,千百年来,医家重在治已病,而鲜于治末病的重视和施实。
当今时代,国盛民富,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已不尽是对已病的求治,对健康长寿更也是非常的追求。这样,既向世界医学提出了迫切的要求,也让世界医学迎来了新的挑战。
2、在中医学的理论指导下完全有能力消除微循环障碍让机能性疾病得以降解
中医认为,在经脉之外有大大小小的分支,称为气络和孙络。而气络与孙络之外的通道,称为玄府,为气血流行最细微之处。并且为气血灌注、毒素排泄与信息沟通的通道,共同构成人体的经络系统。这些通道中运行的气血非常容易发生郁滞,导致瘀血产生,气血不行,血瘀日久,郁而化热,酿生浊毒。而瘀血浊毒产生后,玄府首当其冲,发生瘀阻,继而影响气络与孙络,继而影响到经脉。此时应当去菀陈莝,推陈致新,去除人体最细微之处的瘀血浊毒,使人的机体得到净化,重焕青春活力。
组方思路
立法遣方用药得注重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定性与定位和妥善处理矛盾的对立又统一性:
一是要紧紧抓住其现有的基本病机湿热;湿热为邪,既可从内而生,又可从外而袭;湿热为邪,既可浸淫脏腑,又可侵肌表筋脉。治则治法故首当以清泄里热为主,兼以祛湿。
二是要兼顾人体因其自身的结构和层次;即客观事物的形成,一般都循着有秩序分层次的自然结构法则,人体也有其自身的结构和层次,其不单存在着一种以空间因素为坐标的圈层式(甚或谓之为螺旋式)结构层次,还明显包含着以时间等因素为坐标的连续式的层次结构以及各脏腑之间证候则又近似于平面或扇形等的层次结构,因这些层次结构的相邻相继和致病因素在人体中的从化性也就势必演进成为病机的复杂性, 复杂的病机又导致成了所反映出来的病证是一个既有表寒,又有里热;既有阳虚,又有实热;既有水饮,又有表邪的复杂证侯群。当演进成多层次的复杂病证时,若但清其里热则表寒更加闭郁而热反甚;若但用解表则心肾阳气必然浮越而不能纳气归肾;若过用温阳则里热必炽而邪火更甚,若但用利水化饮则热邪必然更甚而炽烈。故但清不可,但温不可,但利不可,但补不可。 此形此状,法当解表兼化饮,散寒兼清热,温阳兼化水。
三是中医认为,在经脉之外有大大小小的分支,称为气络和孙络。而气络与孙络之外的通道,称为玄府,为气血流行最细微之处。并且为气血灌注、毒素排泄与信息沟通的通路。共同构成人体的经络系统。这些通道中运行的气血非常容易发生郁滞,导致瘀血产生,气血不行,血瘀日久,郁而化热,酿生浊毒。而瘀血浊毒产生后,玄府首当其冲,
发生瘀阻,继而影响气络与孙络,继而影响到经脉。此时应当去菀陈莝,推陈致新,去除人体最细微之处的瘀血浊毒,使人的机体得到净化,重新恢复或建立可持续性的升降出入有序的良性状态,重焕青春活力,延年益寿。
《运用中医药调理微循环障碍让机能性疾病得以降解的研究》提出的微循环障碍治疗法,是一个崭新的医学概念也更是医学史上又一个新的里程碑,完美的融合了西方先进的微循环理论和中国的草药多点施治技术,解决了阻力流动制约的问题,使现今人类很多种疾病能够得到治愈。不久后杨俊耀先生编著的《运用中医药调理微循环障碍让机能性疾病得以降解的研究》一书,将由吉林大学出版发行。本书重点以现代医学观察方式方法的视角和祖国医学兼容并蓄地推广医学科普常识,使得患者和读者对微循环障碍引起的机能性疾病有充分的认识和重视。体现了当前如何用中西医结合调节微循环障碍让机能性疾病得以降解的认识和了解的专业理论。可以说本书是一部全新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具备了科学性、针对性、实践性和价值性的中西医学相结合视角观点的专业教科书,值得广大医生工作者阅读和学习。
西医学被氧化的“自由基”其性应同于中医学的“伏邪之毒”
中医药它不仅对诸多疑难怪症和重大疾病及多种慢性病疗效持久、复发率低、价廉、副作用小的优势,它具有能使人体微循环障碍得以重建的非凡独具功能,值得我们多去做更深入细致的研究探讨。通过中医药科学的组方,可促使机体气足血流、气通瘀行、塞散经络畅顺,最终以调动人体巨大的自身调节与储备潜力,使人体重新获得新的动力为转归,达到邪去正复病愈之目的,让身体达到最佳的健康状态。
伏邪之毒属于伏邪范畴,伏邪学说,应溯源于《内经》,至明代以前皆依据《伤寒论》之言,称为“伏气”。明代末年,吴有性在《温疫论》中创造性地改为“伏邪”。
所谓“伏邪”,顾名思义,“伏”是隐匿、潜伏;“邪”是指随着气候变异所产生的,并且有一定毒性的致病因素。
毒分两种:一是外来之毒,包括六淫之邪毒、戾气、杂气和环境毒等等(当人之机体由于自身“不及”或遇毒邪“过及”且被感并谓之新感);二是内生之毒,指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废物,由于机体代谢障碍(凡患有各种各类沉疴固疾基础病患者机体且定为代谢障碍),本来正常的生理性物质,亦可转化为对机体有害的物质而成为了毒。人体内的物质代谢十分复杂,它是一个完整的统一的过程,是有规律进行的。某种因素打破了这种规律,就会导致毒邪不能外排而伏留体内形成“伏邪之毒”。
(一)伏邪之毒的形成及特点:
毒邪其性既好入血分,又善伏于津液聚集之处,外来原发毒邪或内在继发性邪毒,其性恶而好窜,尤其是原发性毒邪最易伏经潜络,藏于骨髓。
伏邪之毒是藏伏于体内而不立即发病的病邪。病邪潜入人体,平时,由于邪气量少毒轻,对人体只造成浅性损害,而因正虚无力驱邪外出,邪毒伏于体内,待时而发(许多疾病的产生与暴发,须有条件与原因二因素,缺一不可)。庞安时在《伤寒总病论》中指出:“其冬月温暖之时,人感乖候之气,未即发病,至春或被积寒所折,毒气不得泄,至天气喧热,温毒乃发。”
伏邪之毒的产生与外界气候太过或不及的异常变化关系十分密切,机体不能很好地适应,以致气血随着气候寒暑往来的变化由内向外,由外转内的运行规律发生失调,寒热的分布失常。当气血过多地聚集于内部则里热表寒现象加重,当气血过多聚集于外部则表热里寒的情况增强,这种气血运行的失调,寒热分布的偏在状态(与我在另文中所命名过的“第三病因学说”的论述异名同曲),就给季节性疾病、疑难怪病的发生创造了有利条件,这就是伏邪之毒,也包括内伤杂病邪毒,致使残余毒邪潜伏于体内,遇因而发。当然,或者某些患者因遗有父母先天之邪毒,伏藏体内,逾时(发病原因)而诱发。或者由于先天禀赋各异,后天五脏功能失调(因而患有各种各类基础病),自气生毒,渐而伏聚,遇因而发。
伏邪之毒发病不论是因所匿之邪郁久,毒邪积聚到一定程度而暴发,或是因外邪引动内伏之毒邪而发,在此发病过程中身体虚弱正气不足,机体气血运转失常更甚,寒热分布失调加重,给温热病或其他疾病的发生创造了条件。
在这种伏邪之毒正虚的素质条件下,由于温热外邪的引动,两虚相得、两邪相搏就易引发疫病或它病。
伏邪之毒亦有毒邪致病的特征,一旦发病往往表现为来势凶猛,变化迅速,临床表现复杂,由里而外,甚至由里向更深层次发展,病情重,病程长,且缠绵多变。据此,我本人观点:西医讲的所谓的“病毒”不时的在变异,但不全是外来毒邪在变异,而应不排除是随人体机能的动态变化而使“病毒”在变异。内因决定外因,伏邪之毒应属于疾病的内因范畴,假如没有伏邪之毒的因素存在,单纯受一般的外邪,体质健壮者则不易发病,即是发病,也是轻微易愈的,正如《灵枢·百病始生》所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道理。由此可见,伏邪之毒学说,明确地反映了中医学以内因为主导,以外因为条件的病因论,它在疾病的发生与发展方面占有极其重要的原因。
(二)毒伏部位与外发途径
毒邪伏于体内的部位与方式有多种,毒伏的部位在人体内是不固定的,而是处于动态变化的,隐匿性更是伏邪之毒的重要特点,其在”伏”的状态下不论医生还是患者都是难以察觉的。
此外,在毒邪潜伏的过程中,不会自动消失,此刻人体正气盈亏对伏邪之毒的影响至关重要。当人体正气不足时,伏邪之毒与人体相互作用,经过一定时期,最后由量变到质变。伏邪之毒在未发过程中,患者多无主诉,临床无证可辨,此时属于”潜匿状态”、”病前状态”。前人无法对侵入人体的伏邪之毒做具体的辨别,只能根据发病后的表现分析伏邪之毒的性质及发病时间,探求和分辨毒伏部位与外发途径。如王叔和的”寒毒藏于肌肤”,巢元方的”寒气藏于骨髓之中”及”藏于肌骨之中”的论述。
①毒伏皮肤腠理:《灵枢·五变》曰:”百疾之始期也,必生于风雨寒暑,循毫毛而入腠理,或复还,或留止。”
风、寒、暑、湿、燥邪气侵入人体腠理后,伏而不发。当人体正气不足,或感受某种亲和力较强的邪毒后就会发病,如荨麻疹、顽固性湿疹、时行感冒、风温等。
②毒邪寄伏于皮肤及毛细血管组织,以致营卫失和,管道不畅,气血瘀滞,即可引起毛囊皮脂腺的炎症,而发生痊疮、牛皮癣等皮肤病。
③毒伏膜原:明代吴有性在《温疫论》中阐述瘟疫(毒)之邪,自口鼻而入,伏于膜原。邪毒结聚之际,邪毒不能外发,亦不可内侵,即阻滞膜原而发病。如湿温、暑温等。
④毒伏分肉:毒邪伏于分肉之间,经络血脉运行不畅,久则聚津成痰,气滞血瘀,痰瘀互结,”不通则病”。如风湿痛,肩凝症,癥瘕等。
⑤毒伏筋骨:《灵枢·岁露论》云:“虚邪人客于骨而不发于外,至其立春……万民又皆中于虚风,此两邪相搏,经气结代者矣。”内伏毒邪,与风、寒、湿邪相互作用,造成气血运行不畅,痰瘀互结,凝结于椎体、跟骨、关节等部位而发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痛风、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疾病等。
⑥毒伏肺系:肺主皮毛,喉为肺之门户,鼻为肺窍,六淫之邪多从皮毛、喉、鼻而入,毒邪较轻者,伏藏于部位而不发。如哮喘,其发作是因体内存在伏毒,由于气候、饮食、情志、劳累等因素引发,同时亦有“先天禀赋内胎哮喘之因遗传为病”(《史载之方》)。《景岳全书》指出:“喘有夙根,遇寒即发,或遇劳即发者,亦名哮喘。”
伏邪之毒的产生有多种因素,如先天不足,肾气虚弱,易受邪侵;幼年患麻疹、顿咳;反复感冒、咳嗽日久等导致肺虚。在发病过程中因失治、误治,虽然热退疹消咳止,但毒邪未清,邪毒独留于肺之膜原。陈修园《时方妙用·哮证》认为“寒邪伏于肺俞,痰窠结于肺膜,内外相应”,一遇六淫七情,“窒塞关隘,不容呼吸”。
伏邪之毒的产生主要由于毒邪留于体内,影响脏腑气化功能,使肺不能布津,脾不能输化水精,肾不能蒸化水液,以致津液聚成痰湿。
痰瘀同源于津液,津凝生痰,痰结肺膜,痰可酿成瘀,瘀滞津液,亦能凝变痰水,痰与瘀因果互增,胶结难解,潜伏肺膜,遂成“宿痰”。每遇透因,引动伏毒宿痰而发病。慢性支气管炎有反复咳、痰、喘,尤以痰毒潜伏肺之气道是其发病基础。
由于人体正气不足,卫外不固,气候稍变或寒冷,乘虚袭人,肺又首当其中,新感引动伏毒(痰瘀),如此内外合邪,郁遏太阴,咳喘剧作而发病。
肺为娇脏,易受邪毒侵袭,肺气不足,正气内虚,环境毒、六淫之毒、内因之毒、烟毒等易侵入肺道,潜伏于肺络,致使脏腑功能的失调,气机不畅,气血瘀滞,湿聚痰凝,痰毒互结,久而形成肺癌,肺癌的形成与伏邪之毒关系甚归密切。
⑦毒伏管道:吸收、排泄、流通是人体内各种管道具有的共同特性(如血管、气管、淋巴管、泌尿管、经络等)。
吸收与排泄过程是在流通中实现的,各种管道的流通、吸收、排泄过程受阻,易造成外来之邪毒存留于管道某部位或脏腑组织之间,或代谢产物留滞而生内毒,即伏邪之毒。如以消化管道而言,消化管道是人体重要的吸收、排泄管道,其所流通水谷之物受阻,即可产生毒物,存留于管道内,久而久之就会造成消化管道不通,最常见的病症是便秘,大便不通,毒物不能及时排出体外,而被机体再次吸收,造成人体隐性中毒从而引发多种疾病。如毒邪进入血液,损害血管,管壁受戕,气血运行障碍,日久可导致动脉硬化、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脑血管疾病、冠心病、心绞痛等。
⑧毒伏脏腑:外来之毒与内生之毒存留于体内,毒伏过久,久则生害,可影响气机,阻碍气血的正常运行,耗气伤津,破坏脏腑的正常功能以及脏腑之间相互滋生、制约协调统一的关系。根据毒的性质不同,毒物的强弱、数量之多少,侵害的部位以及机体体质状况的不同,可出现一系列全身或局部的病理变化及临床表现。
人体的衰老机理不外乎阴阳失衡,气血失和,气机升降出入失常,脏腑功能失调。人体之阴阳以平衡协调为健,人体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抵抗力逐渐减弱,加之长期受到外来与内生之毒的侵害,使阴阳失衡而发生疾病,并加速人体衰老。
人之有形(营养物质)不外血,人之有用(功能)不外气。气行则血行,气化则血生。当毒伏体内,干扰了气机的正常升降出入,使气血运行障碍,正常流通受阻,脏腑得不到正常濡养,导致脏腑功能失调,从而更加重了毒物在体内的存留,二者互为因果,加重机体的破坏,导致衰老的发生。
(三)排毒解毒扶正是主要治法
排毒解毒扶正是治疗伏邪之毒的主要方法。排毒着眼于一个“通”字,首先针对的是排毒途径,打通机体的各种排毒管道,使排毒管道畅通,毒物有出路;二是排除毒邪务必要尽,严防死灰复燃。解毒就是用化解、中和、转化毒物的药物,直接消除伏邪之毒的毒性,减少毒物对机体的损害;通过打通排毒管道,调理机体的阴阳、气血、脏腑功能,以达阴平阳秘,气血调和,增强机体自身的排毒能力。
扶正就是扶助正气,提高抗御病邪与祛除病邪能力的一种治法。扶正亦可用于防止一脏有病波及他脏,或培养某一脏正气,促使恢复他脏正常生理功能的作用,以达治未病之目的。扶正的同时要做到补得恰当,调得合适,要清补、疏补,即补而不燥,补而不壅滞。切忌补而不调、纯补、壅补。即:先清后滋-择宜而施清浊毒;气足血盈培脾土。
何谓“邪路”先关注
治病先看是否以“邪气盛”为主要矛盾,如果是,则首当攻邪,经方汗吐下法都为攻邪而设,这种情况下邪势扭转可以不去扶正而正自复。
这可以比喻为敌人兵临城下,还末入城,城内人心惶惶,影响了正常的秩序。这时,打出士气、壮我之威是最要紧的,一战定乾坤,大势扭转,正常的秩序会自动恢复。
攻邪要点在攻,方药剂量以“胜病”为准,不可先入为主“议药不议病”不敢用大剂量,桂枝汤方后“半日许(6小时)令三服尽”给攻邪为要做出了表率。这时候蹑手蹑脚、贻误战机就是对人体“犯罪”。
“邪路”先关注中讲的是“出邪之路”而不只是“邪”,意在强调,不仅要攻邪、“给邪出路”,更重要的是疏通“出路”,如果“出路”能随时保持通畅,很多时候就不会结成病态。《伤寒论》中讲“汗出”、“小便利”则“不能发黄”,便是在讲出路通畅的重要性。
如此看来,出路通畅不仅仅是讲攻邪,还有未病先防的意义。如同大禹治水,主要是在平时疏通河道,而非洪水到来时疲于应付。另外,“邪路”的意义不仅在于强调邪的出路,还强调了邪的来路,控制来路。 (即:一是攻邪,二是给邪出路,三是控制来路。)
时代使命,思路受启
当今时代,国盛民丰,民众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已不尽是要求对已病的求治,而是对健康长寿更也是非常地追求。为此,既向世界医学提出了迫切的要求,也让世界医学迎来了新的挑战。
传统的中医药学它不仅对诸多疑难怪症和重大疾病及多种慢性病疗效持久、复发率低、价廉、副作用小的优势,它同样具有能使人体微循环障碍得以重建的非凡独具功能,值得我们多去做更深入细致的研究探讨。
1、“中年求复,再振元气”
这是明代著名医家张景岳关于我国中老年医学的一个独具特色的学术思想。中年求复,贵在复元惜元的思想和重要意义,以倡其中兴延寿之旨。但是由于一直受世人的普世观和长时期生活条件非良好的历史原因的影响与制约,千百年来,医家重在治已病,而鲜于治末病的重视和施实。
2、开鬼门(宣肺发汗,以开上窍)、洁净府(泄膀胱排尿,以利下窍)、去菀陈莝(疏通血脉中之陈腐淤积,使血流畅通)。
3、“不治已病治未病”,《黄帝内经·素问·四气》曰:“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病,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难经·七十七难》则指出:“所谓治未病者,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于脾,故先实脾气,无令得肝之邪,故曰治未病焉。”《中医治未病解读》又说:“未病”包含无病状态、病而未发、病而未传几层涵义。关于“未病”一词,在我国古代浩如烟海的典籍中各有所指,其内涵和外延十分丰富,是一个泛化性的概念。理解起来,主要包括“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两方面。它的根本原则在于道法自然、平衡阴阳,通过预先采取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与发展。
4、中医学的“伏邪之毒”其性应同于西医学被氧化的“自由基”甚或“内毒素”。应对之策一是攻邪,二是给邪出路,三是控制来路。
5、2005年笔者的“湿热证的证治”学说,打破了北方燥,南方湿的固有观点,提出了湿热致病的特点和应对方法及发病地域的广泛性,其是应对疾病谱的变化所总结出新的理念和学术观点,是对湿热病辨证论治的深度挖掘和创新提高。基于湿热病机在各种病变中的普遍意义和兼有表里寒热饮的个体差异,主张临床中采取解表兼化饮,散寒兼清热,温阳兼化水的治则治法,最终能使人体的气、血、津液、精、神畅通中和,自然成为临床治疗的一个主要方法和基本原则,也将是对机能性疾病(常见的功能性病变)慢性病、诸多危重与疑难杂症的临床治疗和康复作出了客观和科学性的导向。
分类
(一)、去菀陈莝
传统的中医药学认为,在经脉之外有大大小小的分支,称为气络和孙络。而气络与孙络之外的通道,称为玄府,为气血流行最细微之处。并且为气血灌注、毒素排泄与信息沟通的通路。共同构成人体的经络系统。这些通道中运行的气血非常容易发生郁滞,导致瘀血产生,气血不行,血瘀日久,郁而化热,酿生浊毒。而瘀血浊毒产生后,玄府首当其冲,发生瘀阻,继而影响气络与孙络,继而影响到经脉。此时应当去菀陈莝,推陈致新,去除人体最细微之处的瘀血浊毒,使人的机体得到净化,重焕青春活力。《素问·针解》云:“菀陈则出之者,出恶血也。”菀者,郁也,陈莝者,莝陈也。去菀陈莝,即除去郁久的恶血,使血利则水自消。
去菀陈莝
1、去菀陈莝,出自《素问.汤液醪醴论》。是“开鬼门”、“洁净府”、“去菀陈莝”的治水三个基本原则。《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中云:“师曰:诸有水者,腰以下肿,当利小便;腰以上肿,当发汗乃愈”。后世对水肿的治疗多由此而发展。
“菀”,同郁,积也。“陈”,久也。“莝”,则有不同的注解,可归为以下几种:
①“莝”当斩除讲,是一个动词,据此原文就应改成去菀莝陈了,不然从句子的意义上讲就前后不通。
②高士宗《素问直解》与张志聪《素问集注》都按“腐”理解。高士宗解道:“莝,腐也,去菀陈莝,谓津液充廓,则去其积久之腐秽。”张志聪解道:“腐者为莝”。
③张景岳《类经》中作“斩草”理解。
2、去菀陈莝,为中医活血、通利之法,是通过配伍不同的药物,以通利大便治疗方式,来治疗“饮”证的方法。
去菀陈莝:是去除久已积滞于体内的糟粕物质。适用于水饮于体内停留日久、病程较长或是水饮停留较深的情况。如“痰饮”、“悬饮”、“支饮”、“溢饮”等饮证,使积聚物通过肠道,从大便中排出体外。
从现代医学观点,就是祛除一切病理生理代谢终产物。代谢终产物包括痰湿、淤血,及尿素氮、肌肝、尿胆原、粪胆元、免疫复合物、积液、粪便等。
3、理据与方法:
人体系统,是由心、肝、脾、胰、胃肠道、肺、肾、皮肤等多个子系统组成的统一体。每个系统都在做着自己固有的新陈代谢、循环运动。新陈代谢循环运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是物质能量充足和系统道路通畅。
去菀陈莝,就是为保障系统功能正常、道路通畅的必要工作。系统不同,去菀陈莝不同,祛除的方法也不同,用的手段也不同。
例如:
肠梗阻:就要以攻下为主。结石:就要溶石排石。如果是胆结石,还要疏肝利胆。如果是泌尿系结石,还要利尿。二者均需要附加化浊排浊,改善内环境。
脑梗、心梗:就要溶栓。热毒蕴结:就要清热解毒、散结消肿。
……等等。
玄府相关概念诠释
摘要:回顾两千年来玄府概念的演变轨迹及现代医学发展,可以看出其有以下特点:其一,概念内涵不清:或言气门、鬼门,或言汗孔、汗空,或言毫窍,或言元府,或言细络,或言腠理等。其二,结构定位模糊:或言空,或言孔,或言窍,或言纹理,或言腔(缝)隙,或言白膜,或言细络等。其三,功能阐发不一:或言开阖,或言通利,或言渗泄,或言灌注等。其四,作用阐述不详:或谓发泄气汗,或谓气机通降,或谓津液渗泄,或谓气血渗灌等。诠释玄府概念,探讨玄府定义、结构、生理功能、病理状态、治疗等方面的内容,对促进中医学术的发展,更好地服务于临床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玄府;概念;定义;结构;病理;治疗
中医学文献中关于玄府及其相关名词的记载非常丰富,上起《内经》,下至现代,不少医家对玄府及其相关名词的概念、结构、生理功能、病理状态、治疗等都作了一系列的论述,为认识玄府,深入探讨玄府奠定了基础。为了深入解读玄府的概念,系统诠释其内涵,笔者对与玄府相关的书籍、文献进行阅读整理后,简要对其以上各方面进行概述如下。
( 一)、玄府的定义:对于玄与府的释义,古书曾有诸多记载,现归纳如下:“玄”,《说文》解释为:“玄,幽远也。黑而有赤色者为玄。象幽而入覆之也”。主要意思有五:
①赤黑色 《说文·玄部》:“玄,黑而有赤色者为玄”。
②深之意 即《说文·玄部》:“玄,幽远也”。
③远之意 如《广雅》谓:“玄,远也”。
④神妙、深奥之意。如《玉篇·玄部》说:“玄,妙也”。《老子》第一章亦云:“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⑤透彻、通达之意 如《淮南子·精神》谓:“使耳目精明玄达而无诱慕……则望于往事之前,而视于来事之后,犹未足为也”。
“府”,其意有三:
①藏之意 如《说文》曰:“府,文书藏也”。《玉篇·广部》亦曰:“府,藏货也”。
② 聚集之意 如《玉篇·广部》曰:“府,聚也”。
③腑脏之意 如《说文解字注笺·广部》说:“府,人身亦有出纳藏聚,故谓之五腑六藏,俗别作腑脏”。
(二)、 而对于玄府的总体认识,医家论述亦颇丰
1、汗孔之说:玄府一词首见于《素问·水热穴论篇第六十一》,指出玄府即汗空,其内涵比较集约而清晰,云:“所谓玄府者,汗空也”。
明·张景岳《类经》:“所谓玄府者,汗空也(汗属水,水色玄,汗之所居,故曰玄府。从孔而出,故曰汗空。然汗由气化,出乎玄微,是亦玄府之义。空,孔同)”。由于汗孔不通,故可引起浮肿。故《素问·水热穴论》继续说:“肾汗出逢遇风,内不得入于脏腑,外不得越于皮肤,客于玄府,行于皮里,传为胕肿”。玄府不通,外闭则郁而发热,故《素问·调经论》指出:“玄府不通,卫气不得泄越,故外热”。
2、腠理之说:《杂病源流犀烛·筋骨皮肉毛发病源流》将腠理谓之玄府,并就其名称之内涵作了解释。谓:“皮之外,又有薄皮曰肤,俗谓之枯皮。经言皮肤亦曰腠理,津液渗泄之所曰腠,文理缝会之中曰理,腠理亦曰玄府,玄府者,汗孔也。汗液色玄,从空而出,以汗聚于里,故谓之玄府,府,聚也”。而《素问识·经脉别论篇第二十一》不同意此观点,谓:“玄府,腠理也,大误,玄府,汗空也,与腠理自异”。
3、目之说 ……
4、心窍之说……
5、天宫或神仙居处之说 ……
以上论述可以看作是对狭义玄府的各家论述,金元刘完素在《内经》认识的基础上,将玄府的意义不断延伸,以独特的视角,精练的语言,提出了一个全新的集合看结构、功能与信息的概念,赋予玄府更加广阔深遂的内涵。
如《素问玄机原病式·二、六气为病·(四)火类·(分述)》指出:“然皮肤之汗孔者,谓泄气液之孔窍也,一名气门,谓泄气之门也,一名腠理者,谓气液出行之腠道纹理也;一名鬼神门者,谓幽冥之门也,一名玄府者,谓玄微府也。然玄府者,无物不有,人之脏腑、皮毛、肌肉、筋膜、骨髓、爪牙,至于世之万物,尽皆有之,乃气出入升降之道路门户也”。
王明杰归纳刘氏的有关论述,总结玄府具有如下三特性:
①分布广泛:不仅遍布人体内外各处,而且存在于世之万物中。但刘氏所说“万物”,是指进行升降出入的生命活动之物,即各种生物。
②细构细微:所谓“玄微府”,即言其形态之玄冥幽微,殆非肉眼所能窥见,故又称“鬼神门”。
③贵开忌阖: 玄府为气液血脉、营卫精神升降出入的通道,举凡营卫的流行、气血的灌注、津液的布散、神机的运转,均有赖玄府通利,故玄府以开通为顺,闭阖为逆。
(三)、玄府结构的现代研究
1、玄府与微循环:周学海《形色外诊简摩》谓:“刘河间授论玄府之功用,谓眼耳鼻舌身意,皆借玄府以成其功用者也。上言舌体隐蔽,为浊血满布于细络,细络即玄府也。所谓浊血满布,是血液之流通于舌之玄府者,皆夹有污浊之气也,或寒气凝结,或痰涎阻滞于胃与包络之脉中,至血液上潮者,不能合乎常度,即污浊之气生矣”。明确指出细络即玄府的论断。玄府可能属于中医学经络系统中细小的孙络的进一步分化,而形成的一种细络系统。其能直接渗灌气血于组织器官,且能双向流动,五官、躯体、内脏器官、神明意识活动、四肢百骸等均依靠它的气血渗灌,在人身中居于极其重要的地位(发挥重要的作用)。此与现代医学微循环理论相符合。
2、玄府与离子通道: 离子通道都由跨膜蛋白构成,是生物体内信息传递的基本单位,其控制着神经、肌肉等组织的兴奋性,参与动作电位的发生和扩布,调节神经递质的释放,进而经过电信号到化学信号的转换,控制分泌、代谢、收缩和兴奋性变化等重要生命过程。玄府可能属于中医学经络系统中细小的孙络的进一步分化,是迄今为止中医学有关人体结构层次中最为细小的单位,其存在的普遍性、形态的微观性,以及进行物质交换、信息交流等特征,均与现代医学细胞膜的分子组成和结构,主要是离子通道有许多共性内涵。
3、玄府与细胞间隙 :玄府与细胞间隙,无论是从结构层次及其特点,还是生理功能等很多方面都是相同的,尤其是玄府的流通气液功能与细胞间隙的细胞外液流动及其信息传递相似,更支持这一假说。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①结构的微细性,非肉眼所能看见;②结构特点的相似性;③功能特点的相似性。
值得提出的是,微循环、离子通道、细胞间隙的许多思想理论在“玄府”说中早已提出,而“玄府”说的许多思想,以上理论远未涉及,故不可将其完全等同起来,它们不属于同一理论体系,尤其实践的背景更是不同。虽然玄府与它们有共通之处,但要比它们要早的多且更广更深。
三、玄府的生理功能
1、玄府为气升降出入之门户,气作为构成人体的最基本的运动物质,必然有赖以运行的最基本的道路。气的特性是“至大无外”,于人体来讲,至大之特性与整个人体相应,所谓“人之生,一气而已”(吴廷翰《古斋漫录》;“至小无内”,所谓“人生所赖,惟气而已”(《医门法律·明胸中大气之法》)。正因为至微至小,必然就有至微至小的玄微结构作为其运行的道路,所谓“气小而道小,气至小而道至微”。
广义玄府作为玄微之府结构的猜想,是基于发泄气液的汗孔,流通气液的腠理而诞生的。按有外窍必有内窍的理论,外窍可察,内窍难见,可以外窍推测内窍之功用。外有气汗发泄,内亦应有气液流通。如此,以外揣内,以大知小,天人相应,内外相类,构成了中医学理论的基本特色。也就是说,玄府的存在或玄府之结构,是与外窍的存在相应的,外窍与内窍在开阖方面是一致的。故可以外窍的开阖司发泄气液之功推测内窍的开阖司流通气液之用。又如河间谓:“然皮肤之汗孔者,谓泄气液之孔窍也:一名气门,谓泄气之门也;一名腠理者,谓气液出行之腠道纹理也;一名鬼神门者,谓幽冥之门也;一名玄府者,谓玄微府也”。由此及彼,故尔作为玄府的功能,也当以流通气液为主。也就是说,玄府是气机运行和津液流通的道路门户。
2、玄府为气液流通之通道 津液是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包括各脏腑组织的正常体液和正常分泌物,如胃液、肠液、唾液、关节液等。习惯上也包括代谢物中的尿、汗、泪等。故曰:“汗与小便,皆可谓之津液,其实皆水也”(《读医随笔·气血精神论》),津液以水为主体,含有大量营养物质,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关于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是一个涉及多脏腑一系列生理活动的复杂生理过程。其总的过程是“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素问·经脉别论》),但具体的运行途径是玄府,所谓“玄府者所以出津液也”(《医略十三篇》)。
具体内容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①三焦、腠理为津液运行之宏观道路;玄府为津液运行之微观道路。
②五脏通过其内玄府的气行津运,构建和维持其功能,发挥对津液的代谢输布作用。
③津液微循环系统。
3、玄府为神机运转之道路门户; 神机,即是神志、神明或精神,统称为神。神的含义有三:泛指自然界的普遍规律,包括人体生命活动规律;指人体生命活动的总称;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情志、感觉、动作等生理活动,为人类生命活动的最高级形式,即中医学中狭义的神,神自生命诞生之时就产生了,所谓“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发展、消亡。神必须时刻依赖于后天水谷精气的充养,方能精充气足,血盛神旺。故曰“神者,水谷之精气也”(《灵枢·平人绝谷》),“血气者,人之神”(《素问·八正神明论》)。而玄府对运转神机功能的重要性则体现为:玄府内气液流通和血气渗灌是神机运转的表现形式;玄府开阖通利障碍是神机运转失常的基本病机。
4、玄府的病理状态;玄病因发生的部位不同,而有脏腑玄病、奇恒之腑玄病、五体玄病、五官玄病、九窍玄病等。无论是何部位的玄病,其主要表现形式有两大类:即开阖通利太过和开阖通利不及。玄府开阖通利太过是指玄府的正常开阖通利功能超出常度,导致精、气、血、津液的运行或神机运转亢奋或有余的一种病理状态。玄府开阖通利不及是指玄府的正常开阖通利功能低于常度即处于低值状态,导致精、气、血、津液的运行或神机运转乏力或疲惫的一种病理状态。无论是玄府开阖通利太过或是不及,又可以演化出种种不同的病机,如因玄病而致气病,因玄病而致血病,因玄病而致水病,因玄病可致神志异常等,从而导致临床复杂的病机事件。考察玄病的病因是复杂的,既有因实而病,亦有因虚而为。因实而致者,主要有外感六淫、内伤七情、内生五邪等;因虚而致者,仍以先天不足、大病久病、劳倦内伤等为主。但就因“实”、“虚”二者关系,笔者我个人认为是以“实”者为主,“虚”者为次;“实”者为先,“虚”者为后;“实”、“虚”产生与存在带有非常明显的时代特性,即:(见中医研革史章节)。
5、玄病的治疗;基于以上关于玄病生理病理理论的认识,体会玄病治法的核心概念应为开通玄府。开通玄府为治病之纲,其实早在《素问·至真要大论》就有“疏其血气,令其条达,而致和平”的治则。就内治而言,汗、吐、下、和、温、清、消等祛邪之法,固然可看作开郁(开郁以祛邪,或祛邪以开郁)而设,即使补法,对于正虚邪实或衰竭自闭的玄府,亦具开通作用。
但就不同病因病机来说,又有辨证施治之不同,可分别采取理气、活血、运水、清热解毒、凉血、攻下、祛痰、补虚等开玄固玄的方法加以施治。
但是以上治则治法,笔者我个人不会与之苟同,因为,它只不过是一个中下等医者在治“已病”,而非上工(医)治“未病”,而且更没看到或忽略了各种疾病产生的不同时代属性之大不相同。(见研革史章节)。
6、结语 :总体来说,玄府是具有流通气液、渗灌气血和运转神机的至微至小的微观结构。其生理功能为气升降出入之门户,为气液流通之通道,为神机运转之道路门户。它的病理状态主要表现为开阖通利太过和开阖通利不及。玄府作为遍布机体的至微至小的一种结构,任何层次结构发生的病变,都可以表达为玄府病变,简称“玄病”。 气血津液的运行流通发生失调,神机运转发生失常,都可以归结为玄府病变,故可以认为玄府病变是中医学的最基本病机。因此,相应的治则应当是开通玄府,重建正常的开合流通功能,恢复气血津液的正常流通渗灌和神志的正常运转。如何来做到这些,最基本的治法,那就是要从“去菀陈莝”,推陈致新,去除人体最细微之处的瘀血浊毒,使人的机体得到净化,重焕青春活力来着手了。
注:《素问·针解》云:“菀陈则出之者,出恶血也。”菀者,郁也,陈莝者,莝陈也。去菀陈莝,即除去郁久的恶血,使血利则水自消。笔者研究发现,用去菀陈莝之法,不仅可以用于水肿病的治疗,只要是郁久的恶血与浊毒所致的疾病都可以运用并疗效显著。
对玄府概念的深入研究,无疑拓展了传统中医对疾病的认识,也丰富了中医的治疗手段,为疾病的诊治提供了新的思路。
医改应从溯源澄流 防重于治抓起
这是笔者十年前撰写的报告,今天之所以翻出来重新发表,是因为针对现行的大健康产业仍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并且为了尊重笔者当时的构文环境和思想意识,现不作任何修改按原文登载:
医改问题不仅是当前一个社会难点问题,也将是关乎到国计民的大事。故现已引起党中央和政府的高度重视,这是举国上下民众期望已久也毋疑是21世纪我国政府必须殛待要解决的大事之一。然而,医改问题却是个纷繁复杂的问题,是个一时难以速决的问题。有许多仁人志士就针对当前存在的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等医患双方关系不良这一矛盾凸现的焦点,大多归咎于药价虚高,小病大看,以及各职能部门监管协同不力等缘由上来。但笔者认为这种对存在于医改中出现的矛盾的认识,也仅是只认识到了这个矛盾产生的一个方面,亦即是这一矛盾的次要方面,而不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更不是这一矛盾产生的主要的、根本的原因。
而其根本的原因即矛盾的主要方面应是:在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进程中,国家医政对医疗体系的设立与扶持方面近多年来的严重倾斜和忽略了医学具有社会属性的重要法则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放任了西医学模式因其自身固有的局限性、片面性、被动性而不自觉的背离了医疗卫生事业的防治并举的基本原则,逐渐形成了对疾病的认识上重治疏防的被动态势;对民众健康知识的教育普及缺乏重视与指导,使民众在行使健康权益方面和参与医治活动过程中出现了左倾或右倾两种错误倾向,最终导致成了失治或误治尤其是药源性的损害更是司空见惯,而这些因失治或误治尤其是药源性的损害也是医疗费用呈跳跃式递增的另一种原因;医风医德的建设没有像全国党员先进性教育一样深入开展,各级医院存在有部分医生诊疗水平的严重缺陷和医德欠佳的现象,尤其是混杂在这支队伍中的少数害群之马更是损害了白衣天使的形象等。
上述这些问题的存在才是医改问题中不应忽视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据此在医改过程中,应该遵循“溯源澄流,防重于治”这一思路(方向)来进行。而这里的“溯源”就是要解决笔者所列举的上述那些矛盾的存在;“澄流”就是前面所提到的药价虚高,小病大看,以及各职能部门监管协同不力等问题。“防重于治”这里是指两个方面:一是国家有关部门应尽早尽快注重对全民健康知识的正确认识的普及教育与宣传;二是加强医德医风的行业建设让广大医务工作者以德艺双馨为典范,重炼医德医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良好的价值观。而这两个方面的建设与落实无疑是将能有效的防止和阻止医源性和药源性对民众机体的严重损害,是降低医疗费用缓解医疗经济和解决民众看病难问题的一个重要方法和途径之一。
一、在医疗事业发展进程中,国家医改对医疗体系的设立与扶持方面近多年来的严重倾斜和忽略了医学具有社会属性的重要法则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放任了西医学模式因其自身固有的局限性、片面性、被动性而不自觉的背离了医疗卫生事业的防治并举的基本原则,逐渐形成了对疾病的认识上重治疏防的被动态势。
西医药传入中国后,尤其是建国以来国家医政把西医药放到了主导地位,而忽略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这无论是从全国民众治病疗疾以西医药为主要治疗手段来看,还是就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治措施来说,皆不难看出存在明显的顾此偏彼的倾向。殊不知,虽然西方医药学注重的生物学模式对现代医学的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其采用预防接种、杀菌灭种和抗菌药物三个主要武器,仅用几十年的时间就使急、慢性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明显下降。它的历史功绩是不可磨灭的,但是,随着社会发展和医学自身的进步,生物学模式所固有的片面性越来越明显,尤其是在21世纪的时代,由于社会公众的医疗保健发生了变化,保健强身成了社会风尚,而传统西药因其副作用不能作保健品长期服用了,更重要的是,在慢性病、疑难杂病成为健康主要问题的时候,它就越发显的无能为力。
生物医学从病因、宿主和环境三方面研究疾病和健康,但出发点是纯生物学角度,即病因仅强调生物病因,宿主仅从生理和病理学角度考虑,环境仅重视自然环境的改变,分析问题多用微观分析方法,但医学是有社会属性的,是与时俱进的,现代社会使人们越来越多地离开田园生活,进入工业和服务行业,紧张的环境,激烈的竞争,加快的工作节奏,使人们更易患精神心理性疾病。美国家庭医学会估计60%的就诊病人与精神心里应激有关。应激又反过来产生有害的生活方式,如酗酒、酗烟、饮食不节、消极情绪或匆忙慌乱,这些也促进肿瘤和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对于这些症状与疾病,西医药学的诊断及医疗已力不从心,鞭长莫及了!
相对而言,传承了几千年的中医药之所以有非凡的生命力,其根本原因在于它具有其它医学体系所不具有的(简、便、廉、验)实用性、(知微见著的)能动性、(环境-形神·医学模式的)前瞻性、(原始病因与继发病因因果可互为转换的)动态观。而这些特有的、积极的、科学的特性,皆涵概在该医学体系中“治末病”这一具体的意识形态与临床验证效著之中,尤其是它的能动性和动态观不仅揭示出在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使人体发生病理性改变,并产生某些病理产物,在一定条件下,这些病理产物(如:水湿痰饮、瘀血、结石、增生等等),又可能作为一种致病因素直接或问接作用于人体某些脏腑组织器官,导致脏腑组织功能失调而引起新的病理变化,形成各种新的复杂的证侯。那么从而就提示并要求医者在辨析复合证候尤其是在区分某些多级复合证的各个子项证候之主次时,绝不可被症状表现的明显与否所左右,因为尽管是临床十分突出的"显证"也并非是全部都是该复合证的主流所在,反之,有时在多级复合证中起主观作用或决定作用的或即将发挥主导作用的证候都是目前症状尚不明显或并不十分突出的隐证或半隐证。
所以,在进行多级复合证的本证辨析时,必须注意在明显的证候方面,还可能潜存着更为重要的,但因其症状目前尚不明显,表现还不突出而易被医者所忽略的某种潜隐性证候;二是它同时还揭示出了疾病发展过程中,其有固定的阶段性,并在一定程度上提示可能出现的定向演进或易趋性,从而使医者及时考虑采取"先安未受邪之地"等预防性或阻断性治疗措施,以尽可能地阻止或减少了各种严重性的继发性证候。那么,如果把发展中医药事业纳入到重要的机制和轨道上来,充分地把中医药"治未病"这一观念转化到现实防病救治尤其是"医改"的实践中,在一定程度上将也是医改顺利完成的一件有利法宝,因为该医学体系的实用性、能动性、前瞻性和动态观这些独特的优势因素,在客观上已形成了历史与现实的对应,中医药的发展与人类健康的保障层面关系将更加贴近,中医药的发展也将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
对民众健康知识的教育普及缺乏重视与指导,使民众在行使健康权益方面和参与医治活动过程中出现了左倾或右倾两种错误倾向,形成了失治或误治尤其是药源性的损害更是司空见惯,而这些因失治或误治尤其是药源性的损害也是医疗费用呈跳跃式递增的另一种原因。
编者按:中国的医改,必须从中国国情出发。“医改的结果不能造成医院越盖越多、病人越来越多、医疗花费越来越高,而是要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更加注重‘防重于治’的原则。从以治病为主,转向未病防病,是目前医学界的一个转型趋势,这种趋势与中医讲求的“治未病”理念相契合。《皇帝内经》中有句名言叫‘圣医不治已病治未病“。现今社会必须加强中医药体系建设、强化发展中医药预防保健服务产业,让中医药积极参与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对于中医药工作发展完全符合我国的现实国情和卫生事业。
中医药战略学家杨俊耀先生简介:
杨俊耀先生,男,生于1963年,山西人,毕生投身在中医事业当中,他的学术理念受到了极大的肯定:
2005年8月被聘为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首席专家;
2005年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有关部门的派遣作为中国中医学代表到东南亚诸国及地区进行讲学与临床技术指导;
2006年7月被聘为《中华中西医临床杂志》第二届编委;
2007年7月被聘为卫生部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中国卫生产业大典》编委;
2008年8月当选为中国医师协会全国"治未病"讲师团讲师;
2009年11月被国家医学教育发展中心聘任为《中国医学临床技术新进展》学术顾问;2009年4月当选为全国名医理事会副理事长;2009年12月经中国国际医师协会专家委员会初审和复审合格,被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破格提升为主任中医师;
自2003年止2009年期间,他提出“慢肝可以虚论治,阳虚用附子功彰尽显”一文,拓宽了广大临床医生对肝病治疗的新思路;他论述的“切勿将盆腔瘀血证误以妇科它症来治疗”及“闭经证责不光是肝肾脾胃,心与肺气血失调同样也为因” 拓宽了中医药治疗妇科疾患的广度和深度;他三万余字论述的“失眠的证治”,从侧面揭示出了“中医药教学也要注意类证与疑似证候的鉴别“的建议重要性;他用“拒绝伪科学的诱惑,远离药源性的侵害”来振臂呐喊为了国民自身的健康来一场行为大革命;他的“哲眼看中医”具有一定的实践探索和创新思维,该文立意清晰,结构严谨,让业内资深专家一致认为是一篇高水平的理论创新成果,具有科学的可行性和社会推广性;他的“逆流挽舟,抛砖引玉——防非典方药之我见”为促进我国传统医疗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能够坚持突出中医药特色,拓宽中医药服务领域,提高服务,加大用传统中医药对重大疾病和就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治研究探索出一条行之效宏的新思路来。
2010年10月受中央电视台之邀做客央视华人会客厅中华名医栏目;
2011年8月做客央视养生频道《名家.精英》高端对话访谈栏目;2011年8月在故乡运城所创办的杨氏中医肾病研究所被运城市人民政府命名为医疗卫生行业十大品牌单位;
2013年8月16日杨俊耀先生 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领导和上海中医药大学校长推荐与委托正式担任《中国中医药年鉴》(学术卷)的编委;2013年11月受邀参加召开的第十届中国科学家论坛盛会。其学术论文《CRF应选择中医治疗》入选《创新驱动中国梦——第十届中国科学论坛成果荟萃》;
2016年3月被增聘为中央机关老干部健康顾问团首席专家;
2017年评选为《科技与生活》年度人物;2018年荣登《硅谷杂志》及另外十多部国家级科学发展文献封面人物;同年12月在北京中国科技会堂圆满成功地举办了“杨俊耀医师中医临床治疗学术报告暨新闻发布会”,时有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家卫健委中医药管理局、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北京西苑医院等部门的各位领导、著名专家和学者及国家级主媒体新闻界记者30多人出席了会议;
2019年被收录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尤其是2005年著的《湿热证的证治》一文,打破了北方燥,南方湿的传统观察点,提出了湿热致病的特点和范围扩大及应对方法,是应对疾病谱的变化而总结出新的理念,是对湿热病辨证论治水准的创新、提高,可谓之是中医药学史上的第三次变革。再则《CRF应选择中医治疗》曾入编为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优秀领导干部论坛》,与党和国家领导人重大理论文献同刊。
2020年元月23号~元月25号,在全国乃至全世界第一个甚或是唯一的一个对所谓的“新冠肺炎”救治作出了前瞻性判断并指出了正确的救治方向。
2021年初被国家卫生与健康委员会例行新闻发布会、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共同指定的宣传媒体——《第一健康报道》特聘为“健康中国行动·健康宣传大使”!同年2月与12月份同时荣获国家“十四五”重点课题科研两个一等奖,并担任该重点课题组分组首席科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