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上海,编辑 潇湘)讯,随着全球从新冠疫情大流行中逐渐复苏,能源、金属和食品价格在年内纷纷大涨,这令许多大宗商品出口国在过去七个月的时间里获益匪浅,而那些大宗商品进口国则面临着越来越沉重的采购成本压力。
今年以来,整体的大宗商品价格已经上涨了逾20%,彭博大宗商品现货指数(Bloomberg Commodity Spot Index)现已刷新了10年来的最高位,并有望连续第四个月上涨。其中,“大宗商品之王”油价的涨幅更是高达约50%,现金充裕的大型石油公司和矿企巨头正通过派息和回购向股东返还数十亿美元资金。
几乎没有分析师预计大宗商品市场的涨势会很快逆转,许多业内人士对未来价格的前景充满乐观。在近期,全球极端天气已推动咖啡和蔗糖等商品升至多年来的新高。一些分析师同时预计,供需平衡趋紧将很快给铜价带来新一波的上升动能。
对于俄罗斯和沙特阿拉伯等全球最主要的能源出口国来说,这预示着好日子正在降临。
根据媒体对近45个国家的调查,阿拉伯地区的石油和天然气出口国料将成为年内大宗商品价格变动的最大赢家。与2020年相比,阿联酋和卡塔尔的净出口增长对GDP的带动有望达到逾10个百分点,沙特紧随其后。
大宗商品出口国今年的收益将轻松地掩盖掉去年的损失,当时由于疫情蔓延,全球原材料需求受到沉重打击。据估计,2021年将有5500亿美元从大宗商品进口国转移到出口国,几乎是去年价格崩溃时2800亿美元转移的两倍,资金流动方向大致是反向。
美国可能面临220亿美元的损失,不过相较于其高达21万亿美元的年经济产出数字来说,这只是九牛一毛。在过去十年里,该国几乎已经能在能源方面独立自主,这主要归功于其页岩油和天然气产量的大幅增长。
而相比之下,中国、日本和大部分西欧国家将受到相对更为明显的打击,因为它们的大宗商品进口成本将被迫大幅增长。
当然,在榜单的最下方,五个最大的输家都将集中在亚洲。越南和孟加拉国等国将遭遇燃料和食品价格上涨的双重压力。
根据联合国的数据,在过去的13个月里,粮食价格一直在上涨,目前已接近了2011年以来的最高水平。这对于一些中东及北非国家也可能带来挑战。在那里,从面包到肉类的成本提高,有可能引发类似10年前“阿拉伯之春”的抗议活动,包括饱受内战困扰的也门以及苏丹、突尼斯和阿尔及利亚,这些国家最近都因生活水平下降而发生了大规模抗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