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成都,记者 崔文官 熊嘉楠)讯,全国人大代表、海特高新董事长李飚今年的主要关注点是“十四五”期间民营企业如何更好地参与科技创新与国产装备自主创新建设。李飚建议,国家应力求引导更多普惠金融资源流向民营经济,更好满足融资需求,缓解民营企业的资金压力,鼓励吸引“硬核”民企投身现代化强国建设,参与国家基础科学、核心装备发展建设。
民营科技发展 需要系统性政策支持
经过长期的调研走访,李飚深切感受到,一些民营科技企业依托领先的技术、超前的研发如今已能独当一面,能够凭借技术研发优势与国外同行竞争。“基于此,若相关部门能在基础科研方面加大对民营科技企业的支持、投入,将会更大程度激发民营企业的创新活力,助力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李飚坦言,基础科研投入的周期长、资金多、风险较高,民营科技企业长期面临获取项目资金难、资金贵等问题,在基础科研领域获得社会融资困难重重。“以芯片领域的科研投入周期为例,其往往需要持续数十年的科研积累和投入,而现有的一些商业贷款和产业基金,贷款周期短、利息偏高。在缺乏系统性政策支持的情况下,企业的科研投入单凭社会资本力量往往难以长期坚持,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民营科技企业从事科研的积极性不高。”
“当前,对民营高科技企业大多是一些零散的扶持政策,在科研资金和扶持方面也存在一定不足。”李飚为此建议相关部门从高端人才、收入和税收、资源、资金分配等角度出发,建立一套长效机制,把有真才实学的民营科技力量组织起来,给予一定的资金和资源支持,从而吸引其更好地参与国家重大项目建设。
李飚进一步表示,技术研发创新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一蹴而就的,且都有一定的风险性,一项技术的创新突破往往需要几年甚至更长时间的积累沉淀。只有在政策、规划上对某领域内的科技创新进行长期的、有计划的、有目标的支持,企业才能放心投入基础科研工作。
民企科技力量 要助力核心装备供应链建设
近年来,民营科技力量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民营企业在党和政府的政策支持下,积极参与现代化建设,经过持续的创新积累,许多民营企业发挥了体制机制灵活、创新能力较强的优势,陆续掌握了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已经在某些装备建设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在李飚看来,当前装备国产化自主保障为民营企业参与装备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机会,也为有情怀、有能力参与国防军队现代化建设的民营企业提供了施展才能的重要平台,但在此过程中,也面临着许多政策、机制等方面的障碍,比如信息获取不对称、行业壁垒难以打破、政策扶持和支持力度不一致等。
“供应链不能简单地从外部引进,要保障供应链安全就需要更多材料在国内研发、生产、制造。”李飚认为,推进完善产业链、供应链并加强自主可控,势在必行,民企科技力量完全有能力参与到重大科技装备的供应链保障中。
李飚告诉记者,国家诸多重大科技装备项目,如大飞机、航空发动机、集成电路、关键基础材料等,供应链不能过多地依靠国外,要实现国家科技装备供应链安全,民营科技力量不可或缺。
“在核心装备重大项目等方面,要想更好地吸引民营科技力量参与其中,首先要做到一视同仁,给予民营科技企业更好的政策支持与公平的机遇环境。”李飚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