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诗歌界,近些年来让大众记得住的诗人似乎越来越少,出名的大部分似乎也都不是美名,至少是有争议的:从赵丽华的“梨花体”,到车延高获得鲁迅奖的“羊羔体”,再到先锋诗人的“乌青体”……现在似乎有多了一个“浅浅体”。
不过,这次的主角贾浅浅除了是一位诗人和文学研究者,还有另外一个身份:著名作家贾平凹的女儿。这就使得许多网民面对她的诗作,以及许多文学评论家的“点评”,不由产生一些疑惑:这些“点赞”,多少是真心诚意的,又有多少是商业互捧?
当然,正如之前的争议中有人指出的:诗歌本就是一种个性化的创作,也许并没有某种完全客观的评价标准,大众的主流意见也不一定是诗人所应追求——虽然许多读者难免怀念20世纪80年代,那时我们似乎还能欣赏诗歌。
所以,无论是什么体,都有其尝试的自由,也总有可能被欣赏。但是作为文学研究者的贾浅浅,其履历更值得商榷:她2003年本科毕业后就进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文学院工作,而就在这一年贾平凹成为该院院长。
另一方面,贾浅浅公开的学术成果中,7篇论文有5篇都是在“研究”贾平凹,包括其小说、书法、绘画,甚至有《写给父亲的一封信》,唯一的著作也是“选编”《贾平凹散文选》。
这么看来,贾浅浅近水楼台先得月,几乎是把贾平凹吃了个遍。
不知道,贾平凹是否还记得自己写《废都》的初衷呢?贾平凹曾回忆道,在1990年代初写这部小说,是想表现“物质主义的罪孽……这是与艺术精神格格不入的。”确实,小说中的“四大名人”,都挣扎在文人的身份和物质的诱惑之间。
但是,今天回头去看,且不说贾平凹等是否坚守了非物质主义的艺术精神。物质主义真的就是艺术精神的敌人吗?
什么是艺术精神?是否面向市场追求利润的就不是?并非如此,应该警惕的是违背市场规则的,比如某两位编剧的剽窃行为。
同样,文学精英也有“孤芳自赏”的权利,甚至值得赞赏,但如果沦为圈子的互捧,就不是艺术精神的问题了。而更严重的是,圈子又借文学精神之名垄断文学资源。这种文学艺术的私利化,才是对艺术精神伤害最大的——这时也许还要庆幸市场为进不了圈子的作者提供了机会。
所以,再来看贾浅浅事件。她有尝试不同风格的自由,也有“研究”自己父亲的权利和便利,但这些作品和研究,尤其是后者,应该能接受舆论的审视。
(特约作者)
(作者:殷俊 编辑:李靖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