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2020年全国经开区营商环境指数报告:北京经开区社会服务进步明显,昆山经开区产城融合促转型

2020-11-28 12:23:06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21世纪经济研究院研究员宋兴国李燚

营商环境改革进入深水区。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技术开发区承担着我国对外开放、招商引资的“排头兵”和深化改革先行先试的“试验田”的重担。我国国家级经开区发展质量不断提升,近年来全国219家国家级经开区地区生产总值、财税收入约占全国总量的10%。前30名国家级经开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6万亿元,占219家国家级经开区的比重为37.7%。同时,各类开发区也被要求建设成为高水平营商环境的示范区。

11月27日,21世纪经济研究院发布了《2020年全国经开区营商环境指数报告》,广州经开区、昆山经开区、苏州工业园区、南京经开区、广州南沙经开区,位列指数排名前五名。

报告注意到,随着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相关工作不断推进,各地开发区的营商环境工作从为企业提供商事管理、法治公平和政务服务等领域的“补短板”开始,逐步进入追求产业链稳定、营造企业创新氛围等新的阶段。

注重产城融合

报告注意到,开发区发展水平与城市发展水平息息相关。较为发达的开发区,往往处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高、人口比较密集的都市圈地区。

随着我国城镇化发展进入“都市圈”时代,我国的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从产业和人口的空间布局上,也开始从过去的“大功能板块分区”,进入“组团式”发展阶段。其中,雄安新区、北京城市副中心和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等我国城市和区域建设的标杆项目,往往都采取了类似的发展理念。

所谓“组团化”发展,其核心是,构成大都市圈的每个组团,都是功能齐全的混合型布局,居民绝大部分日常的生产生活,都可以在组团内部15分钟生活圈、30分钟都市圈解决,从而减轻城市交通等公共服务压力,减缓城市病。

而从开发区发展历史来讲,往往距离中心城区较远、承担的主要是单一的生产职能,“产城融合”的程度不够,因此,一些开发区的营商环境指数上,往往在体现产城融合的生态环境指数、社会服务指数上得分较低。

反过来说,这也意味着,开发区生活功能、生态功能的补完,也成为了提升城市营商环境、缓解城市病的重要途径之一。

根据商务部公布的2019年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结果:在全国219个国家级经开区中,昆山经开区跻身第5名。而在本报告营商环境水平测评中,昆山经开区也仅次于广州经开区,排名第2。

总体来看,昆山经开区的“产业园区”属性仍然比较明显,在开发区人均进出口总额、开发区工业总产值、物流用时指数、税负成本指数、工业水气价等涉及生产属性的三级指标中,排名都非常靠前。

值得注意的是,针对目前存在的社会服务、生态环境等营商环境短板,昆山开发区也正在推动从产业园区向综合城市转型,提出了“打造宜居宜业东部新城”和“生态、业态、形态、神态有机融合”等目标,布局青阳港滨水城市中心、夏驾河科创走廊、蓬朗老镇特色街区、“东新街-朝阳路”商业中心、高铁南站商务区“五大区域”,实施蓝天保卫、碧水畅流、净土守护“三大工程”,优化公共服务供给,提升群众获得感。

根据报告测算,北京经开区营商环境指数综合排名较上年上升4位,至全国第十一名。其中,社会服务指数得分进步最明显,2019年该地不断增加医疗、教育供给,全年新增基础教育学位720个、学前教育学位630个,科技研发强度继续稳居第一,园区配套能力进一步增强。

报告则指出,长期以来,开发区作为产业园区,主要承担生产职能。但随着城市发展形态的变化,“生产、生态、生活”三位一体的产城融合发展,逐渐成为城市发展的主要方向。尤其是位于大中城市的经开区,为了避免城市病和长距离通勤,通过产城融合发展,实现职住平衡、降低居住成本,也是改善营商环境的重要措施。

营造创新氛围

报告指出,从目前来看,各地经开区在商事管理、法治公平等方面,都做出了长足的努力。但是,创新是经济活动的核心内容,营商环境建设不能仅限于通常商事管理的便捷、公开、高效,还应更多关注优化创新环境问题。

以南京经开区为例,在此次经开区营商环境排名中,南京经开区位列第四,相比去年的第十,有了较为明显的进步。

具体来看,南京经开区在软环境指数中得分位列第4,社会服务指数第5,基础设施指数第8,市场容量第9,生态指数第11,商务成本指数第20。软环境、社会服务指数、商务成本和市场容量分别比去年上升了5位、6位、3位和1位,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则分别下降1位和2位。

依托南京市的良好资源,南京经开区在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领域,都有着较好的资源优势,同时房价相较于杭州等同等发展水平城市也有优势。

强大的制造业集群、完善的产业链条、成熟的制造业服务机制,是南京经开区营商环境的最大优势。近年来,南京经开区依托LG、德国博世、中电熊猫、康尼机电、天加环境等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龙头企业以及液晶谷、中国(南京)智谷等重大载体平台,做精做优做强光电显示、高端装备、生物医药等先进制造业,这形成了良好的市场氛围,同时,南京经开区也非常愿意为这些企业提供从物料供应、金融服务到纾困激励的一系列服务。疫情期间的亿元企业补助金、全国首创的“政企金”合作模式实现企业贷款秒批等,都是南京经开区改善营商环境的尝试。

报告认为,尽管南京经开区打造了围绕“产业链”的营商环境优化措施,但下一步,应该围绕打造“创新链”,推动服务于创业创新的政务服务、软环境等营商环境改革。